主人寂寞客屯邅,愁绝终南满案前。
乞取中庭藤五尺,为君高斸扣青天。
主人寂寞客屯邅,愁绝终南满案前。
乞取中庭藤五尺,为君高斸扣青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名为《长安县厅》。诗中通过主人对客人的关心和特定的行为,展现了主人对客人深厚的情谊。
“主人寂寞客屯邅”,表达了主人对于客人到来的期待与等待之情。"客屯邅"一词形容客人来访的迫切心情,而"寂寞"则透露出了主人的孤独和渴望交流之感。
“愁绝终南满案前”,这里的"愁绝"指的是主人因等待客人而生的忧虑,"终南"可能是指终南山,这里象征着遥远的地方。"满案前"则说明了主人在桌前沉思,心中充满了对客人的思念。
“乞取中庭藤五尺”,主人请求取来五尺长的藤蔓,这里的"乞取"表达了一种恳求或央求之情,而"中庭"则是指院中的中央位置。这里的"藤"可能被用作装饰,也可能有其他象征意义。
“为君高斸扣青天”,主人要用这五尺长的藤蔓去"高斸",即在空中高高挥舞,并且用它去"扣青天",这种动作既可以看做是对客人的欢迎,也可能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或游戏。"扣青天"此处形容了主人热情奔放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主人对待客人的细心和周到,以及他对客人来访的渴望,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真挚的友谊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之间交游的雅致与情趣。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
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可得见,未得亲。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徵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苧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祗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