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法肇宗周,鼷文阐大猷。
还将君子变,来蕴太公筹。
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
若令逢雨露,长隐南山幽。
车法肇宗周,鼷文阐大猷。
还将君子变,来蕴太公筹。
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
若令逢雨露,长隐南山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名为《豹》。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品格的赞美和向往。
"车法肇宗周,鼷文阐大猷":这里的“车”指的是战车,“法”则是法度,即古代军事制度;“肇宗”即始祖之意,这里指的是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文王或周武王,以他们为法典,建立了周朝的军事制度。"鼷文"指的是动物豹纹身上的花纹,而"阐大猷"则是展现出豹的大志向和气概。
"还将君子变,来蕴太公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古代的贤君一样,能够改变时势,实现自己的理想。"君子"指的是德行高尚之人,而"变"则是变化的意思;"来蕴"是积聚的意思,"太公筹"则可能是指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即后来的齐太公望,这里用来比喻理想中的伟大人物。
"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这两句强调了豹的威猛和速度,以及其在战场上的赫赫名声。"委质"指的是豹的毛色如同秋草之类,而"超羊鞟"则是说豹比羊更为迅猛;"飞名"即名声传播,"列虎侯"则是将豹与其他猛兽(虎)相提并论,表明其勇猛的程度。
"若令逢雨露,长隐南山幽":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像豹那样,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不为外界所动。"若令"即如果能这样的话;"逢雨露"是说如同豹在大自然中的隐身术,能够与环境融为一体;"长隐南山幽"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长久地隐藏在世俗之外,就像南山深处的幽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豹这个意象,展现出了一种高洁、威猛且不为世俗所动摇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理想人物品格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