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敷媚》
《罗敷媚》全文
清 / 傅熊湘   形式: 词

夜深灯烬花犹落,月晕微阴。默坐沈沈。

时听空阶蟋蟀吟。閒愁閒恨都无著,漫抚瑶琴。

没个知音。负却悲秋一片心。

(0)
鉴赏

这首《罗敷媚》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月色朦胧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

首句“夜深灯烬花犹落”,以“夜深”点明时间,夜晚的寂静与灯火的微弱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幽暗而宁静的氛围。“花犹落”则暗示了季节的更迭,或许是在秋天,花儿在夜风中轻轻飘落,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勾勒出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

接着,“月晕微阴”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朦胧与神秘,月光被淡淡的云层所遮挡,形成一圈圈的月晕,给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郁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

“默坐沈沈”描绘了诗人的动作与状态,他静静地坐着,周围一片沉寂,没有声音打破这份宁静。这种孤独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深邃与寂寞。

“时听空阶蟋蟀吟”则将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外界的声音——蟋蟀的鸣叫。在寂静的夜晚,这细微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命的气息。同时,这也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一个契机,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中。

“閒愁閒恨都无著,漫抚瑶琴。没个知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这无人能懂的闲愁与闲恨面前,诗人只能独自抚琴,寻求一丝慰藉。然而,即使琴声悠扬,也难以找到真正的知音,这无疑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无奈之情。

“负却悲秋一片心。”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秋天的哀伤与感慨。秋天的到来,往往伴随着万物凋零,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深思考。诗人将自己对秋天的悲叹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触动人心。

综上所述,《罗敷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孤独、愁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傅熊湘
朝代:清

傅熊湘(1882—1930),湖南醴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弘文学院。1906年与宁调元、陈家鼎、仇亮等在上海创办《洞庭波》杂志,与胡适、丁洪海等编辑《兢业旬报》,宣传革命。1916年,袁世凯毙命,程潜督师入湘。傅熊湘出主《长沙日报》,因抨击北洋军阀,报馆被毁。1920年,张敬尧被逐出湖南,傅回醴陵,在县城创办醴泉小学,主编《醴陵旬报》、《通俗报》。后历任湖南省参议员、省长署秘书、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中山图书馆馆长、第三十五军参议,沅江县县长、安微省民政厅秘书、省棉税局局长等职。1930年12月病逝,葬于西山。
猜你喜欢

刘则和秋官索题西窗角韵赋答

方丈轩居竹作扉,閒中歌咏舜垂衣。

农忙杖趁晨光出,社散诗随暮色归。

一水抱村涵倒影,千峰围屋逗晴晖。

西窗乐趣无穷在,谁羡云台赫有辉。

(0)

望兰亭

地迥亭孤烟树苍,登临未遂笑空□。

茂林南望依然竹,曲水东流不复觞。

一代人豪还说晋,千金墨迹已归唐。

乾坤俯仰成今古,惟有残碑卧夕阳。

(0)

过兰溪即景

重向兰江上画船,推篷抚景尚依然。

浮梁贴水如平地,古塔凌空欲碍天。

白日催人驰远道,青山笑我负芳年。

明朝又过严滩下,愧说争扬祖逖鞭。

(0)

茂松清泉图为潘东崖赋

逍遥谷里自容身,此老当年亦识真。

白眼那堪常对客,青山终是不生尘。

微风入树琴清耳,积石明泉玉可人。

都付东崖长作主,多应借我往来频。

(0)

清源舟中漫书

寒鸦日日晚投林,我独怀归未遂心。

身寄卫河舟上榻,梦萦湘水岸边岑。

年华荏苒双蓬鬓,病体支离一布衾。

却喜故人知我意,夜窗联话到更深。

(0)

湘怀

欲向江头买钓蓑,短篷轻楫溯烟波。

末赓楚泽骚人赋,且听沧浪孺子歌。

杜若雨晴秋色老,芙蓉霜冷月明多。

湘灵倘肯怜乡曲,应傍西风鼓瑟过。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