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茂松清泉图为潘东崖赋》
《茂松清泉图为潘东崖赋》全文
明 / 陈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逍遥谷里自容身,此老当年亦识真。

白眼那堪常对客,青山终是不生尘。

微风入树琴清耳,积石明泉玉可人。

都付东崖长作主,多应借我往来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逍遥谷中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逍遥谷里自容身,此老当年亦识真”,开篇点题,以“逍遥谷”为背景,展现了一位老者在此地自在生活的情景,暗示了老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颔联“白眼那堪常对客,青山终是不生尘”,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老者对世俗交往的厌倦与对自然环境的热爱。白眼象征着对客人的不屑一顾,而青山则代表了纯净无染的自然世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老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尘世的疏离。

颈联“微风入树琴清耳,积石明泉玉可人”,进一步描绘了逍遥谷中的自然景观。微风轻拂,树木摇曳,仿佛琴声悠扬,令人心旷神怡;积石间流淌的泉水清澈见底,如同美玉一般,给人以纯净美好的感受。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心灵净化的向往。

尾联“都付东崖长作主,多应借我往来频”,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宁静与美好长久保留在心中,同时也期待能频繁地回到这里,与自然共处,体验那份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这一联既是对逍遥谷美景的深情寄予,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琛
朝代:明

(1477—1545)明福建晋江人,字思献。从蔡清游,与王宣、易时冲、林同、赵逯、蔡烈均有名,琛为最著,学者称紫峰先生。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考功主事,乞终养归。嘉靖中起江西提学佥事,辞不赴。有《四书浅说》、《正学编》、《紫峰集》等。
猜你喜欢

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难折,若比阳春意未多。

(0)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其七

松桂寒多众木分,轻浮如叶自纷纭。

韶咸古曲教谁爱,山水清音喜独闻。

上国共知传大宝,旧交宁复在青云。

相逢莫厌杯中酒,同醉同醒秪有君。

(0)

鼓吹曲辞.雉子班

辟邪伎作鼓吹惊,雉子班之奏曲成。

喔咿振迅欲飞鸣,扇锦翼,雄风生。

双雌同饮啄,趫悍谁能争。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天地至广大,何惜遂物情。

善卷让天子,务光亦逃名。

所贵旷士怀,朗然合太清。

(0)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一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

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

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0)

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

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诫。

(0)

杂曲歌辞.妾薄命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