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最高楼.雨夕饯秋》
《最高楼.雨夕饯秋》全文
清 / 况周颐   形式: 词  词牌: 最高楼

风和雨、呜咽似骊歌。芳节惜蹉跎。

高楼何况闻鸿雁,重衾生怕梦山河。

说伤心,应更比,送春多。钟未到、尚馀梧几叶。

更欲断、最怜花寸蜡。霜晚晼、鬓消磨。

西风树到无声苦,东篱菊亦奈愁何。

剩凄清,今夕也,等閒过。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雨夜中送别秋天的伤感场景。"风和雨、呜咽似骊歌"以风雨声比喻离别的哀伤,如同挽歌般低回。"芳节惜蹉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尤其是正值美好的时节。"高楼何况闻鸿雁"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绪,高楼之上听到鸿雁南飞,更添思乡之情。

"重衾生怕梦山河"写主人公害怕在梦中再次经历离别之苦,暗示现实的分离已令他难以承受。接下来的"说伤心,应更比,送春多"表达了更深一层的悲凉,因为秋天的离去比春天更为残酷。

"钟未到、尚馀梧几叶"暗示时间的流逝,夜晚的钟声尚未响起,但梧桐叶已寥落,象征着秋天的凋零。"更欲断、最怜花寸蜡"借蜡烛燃烧殆尽,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哀怜。"霜晚晼、鬓消磨"则通过描写晚霜和白发,揭示了岁月无情和主人公的衰老。

"西风树到无声苦,东篱菊亦奈愁何"运用了西风、落叶和东篱黄菊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剩凄清,今夕也,等閒过"结句直抒胸臆,感叹今夜的凄清孤独,似乎在告诉读者,这样的悲伤日子已经习惯,轻易地度过。

总的来说,况周颐的《最高楼·雨夕饯秋》是一首深情而感伤的词作,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时光易逝、离别之痛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况周颐

况周颐
朝代:清   字:夔笙   籍贯:况古   生辰:1859~1926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
猜你喜欢

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二

龆时蠹简剔残灰,皓首谁知吻带埃。

负笈有机尊鲁国,扣阍无力上燕台。

茹芝四皓还须出,绵蕞两生终不来。

中道喜逢倾盖友,相携一笑亦奇哉。

(0)

临江仙·其一莫子章郎中买妾佐酒,魏倅以词戏之,次韵

试问休官林下去,何人得似高年。

壶中不记岁时迁。吹箫新有伴,餐玉共求仙。

有客尊前曾得见,月眉云鬓娟娟。

断肠刺史独无眠。谁能闻一曲,偷向笛中传。

(0)

冬日书怀四首·其一

治身如治玉,所贵无瑕疵。

玉美不愿市,身修岂求知。

人生为糊口,乃尔敛板趋。

渐失两鬓青,莫浣双袖缁。

勿用怀不平,弦急声易悲。

(0)

食楞梅

是处杨家果,求如此种难。

色深浑是紫,味美更无酸。

磊磊堆盘润,津津绕齿寒。

品高何以辨,但把一楞看。

(0)

和留献之出郊劝农

澜翻布谷唤春晴,浩荡花风拥旆旌。

野老无知须户晓,长官著意自山行。

四郊烟火皆新集,百里污莱未尽耕。

前日惰农今力穑,闾阎閒暇政宽平。

(0)

再用元韵二首·其二

倦游莫忘大刀头,老去行藏要熟谋。

少病若能如万福,上书安用学千秋。

碧云合处来何缓,黄鹤飞时挽不留。

后夜月明烟水阔,更呼儿辈洗瑶舟。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