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二》
《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二》全文
宋 / 王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龆时蠹简剔残灰,皓首谁知吻带埃。

负笈有机尊鲁国,扣阍无力上燕台。

茹芝四皓还须出,绵蕞两生终不来。

中道喜逢倾盖友,相携一笑亦奇哉。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奕所作,名为《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古典学问的尊崇。

“龆时蠹简剔残灰”一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书籍被虫蛀蚀食,纸张上只剩下残存的墨迹,这不仅是对物质腐朽的写照,也象征着知识的流失和文化的消亡。接下来的“皓首谁知吻带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中断的哀叹,头发斑白却无人理解其学问所积累的尘埃。

“负笈有机尊鲁国”,诗人提到自己背负着书籍,有如同织女般的机遇,尊崇的是孔子的家乡——鲁国,这显示了作者对于儒家文化的敬仰。然而,“扣阍无力上燕台”则透露出一种无力感,虽然心中有愿,却无法像古人那样登上高台去传道授业。

“茹芝四皓还须出”,这里的茹芝(即灵芝)和四皓都象征着长寿与智慧,但诗人却说这些都需要再次显现,表达了对智慧复兴的期待。接着的“绵蕞两生终不来”则是对个人生命有限性的感慨,即使拥有再生的机会,也无法挽回逝去的时光。

最后,“中道喜逢倾盖友,相携一笑亦奇哉”表达了诗人在学术之路上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的欣喜。这个“中道”暗示了一种平衡与和谐,而“倾盖”则形象地描述了他们共同承担重任的情景。一笑相对,虽是简单的行为,却显得格外珍贵。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累,还透露出了个人对于学问传承的忧虑,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知识与友谊的支持。

作者介绍

王奕
朝代:宋   字:伯敬   号:斗山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生辰:1293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猜你喜欢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送学士三丈

供帐洛城边,征辕去莫攀。

人醒风外酒,马度雪中关。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遥应行路者,偏识綵衣斑。

(0)

登屿溪山

停舫临危屿,攀萝学小猱。

岩欹嵌坠石,岸仄勒奔涛。

举首惊天窄,连峰出地高。

砉然时一啸,馀响落江皋。

(0)

郡斋寓兴

依约樊川似旭川,郡斋风物尽萧然。

秋庭碧藓铺云锦,晚阁红蕖簇水仙。

醉笔语狂挥粉壁,歌梁尘乱拂花钿。

情怀放荡无羁束,地角天涯亦信缘。

(0)

题幽栖观

仙翁上升去,丹井寄晴壑。

山色接天台,湖光照寥廓。

玉洞绝无人,老桧犹栖鹤。

我欲掣青蛇,他时冲碧落。

(0)

游故苑诗

丹阳松叶少,白水黍苗多。

浸淫下客泪,哀怨动民歌。

春溪度短葛,秋浦没长莎。

麋鹿自腾倚,车骑绝经过。

萧条四野望,惆怅将如何。

(0)

赋松上轻萝

叶绕千年盖,条依百尺枝。

属与松风动,时将薜影垂。

学带非难结,为衣或易披。

山阿若近远,独有楚人知。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