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为顾起潜题宋宝庆复泉井栏。余旧居吴郡杉渎桥,有咸淳亨井栏,曾见之于金石著录。故末章及之。丽娃乡亦井栏中语》
《采桑子.为顾起潜题宋宝庆复泉井栏。余旧居吴郡杉渎桥,有咸淳亨井栏,曾见之于金石著录。故末章及之。丽娃乡亦井栏中语》全文
清 / 张尔田   形式: 词

娃乡人去苔空绿,功德庄严。翠墨循环。

知是南朝第几泉。小桃风绰双屏冷,杉渎桥边。

曾照朱颜。一别金阊十五年。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古朴而静谧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物是人非的感慨。词中“娃乡人去苔空绿”,以“绿苔”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往日的痕迹,暗示着曾经热闹的娃乡如今已人去楼空,只剩下岁月的痕迹在绿苔上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接下来,“功德庄严。翠墨循环。知是南朝第几泉。”则将视线转向了井泉,通过“功德庄严”和“翠墨循环”的描绘,赋予了这口井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美感,仿佛它不仅是生活之源,更是文化的载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小桃风绰双屏冷,杉渎桥边。曾照朱颜。”这一句通过“小桃”、“双屏”和“朱颜”的意象,营造出一幅春日桃红柳绿、桥边风景如画的场景,同时又暗含着时光的流转和青春易逝的感慨。尤其是“曾照朱颜”四字,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容颜不再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一别金阊十五年。”直接点明了时间的跨度,表达了长时间分离后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绪。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词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深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尔田
朝代:清

张尔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辛亥革命后闲居。1914年清史馆成立,参与撰写《清史稿》,主撰乐志,前后达七年。1915年曾应沈曾植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中国史和文学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为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猜你喜欢

挽安童参政先任兴化太守后任参政分省兴化

昔日郡侯今将相,出师未捷殒边城。

空令父老思黄霸,重使英雄吊孔明。

公论有人书野史,旅魂无路到神京。

东山宾客知多少,谁似羊昙涕泪倾。

(0)

重游蓬壶因呈诸公一笑

我来作县已三载,偏爱毗湖春酒香。

溪上画桥朝系马,雨中茅屋夜连床。

多情黄鸟短长曲,无数桃花浓淡妆。

欲学渊明归种柳,不栽桃李满河阳。

(0)

宁化县

触热来宁化,居人已卖瓜。

田园饶五色,市井近千家。

孤塔凌云耸,青山对县斜。

萧疏兵火后,抚景重咨嗟。

(0)

答王经历庭训

数日不相见,文园病若何。

山城春事晚,竹屋雨声多。

幕府官如水,门庭雀可罗。

东家有贺老,杖屦肯相过。

(0)

纪行诗十首·其五自顺宁府历坳儿岭临浑河上源过鸡鸣山晚宿雷家驿

郡治颇清旷,民俗亦朴淳。

川原西成饶,景物娱征晨。

登顿未及晡,修岭忽前陈。

乱石森礧礧,浊流奔沄沄。

斗崖鸣澒洞,险径缘鄂龈。

园林暗回堤,峰巘排秋旻。

海鹏奋凌风,江蛟歘乘云。

鸡鸣俗语传,世远昧所因。

招提据危巅,略物横天津。

睥睨穷豪芒,翕忽丛鬼神。

六龙行中天,壮观齐昆崙。

造设开辟先,显耀当兹辰。

垂髫耳已熟,华巅目方亲。

甚欲恣冥搜,赤日昏黄尘。

纪胜犹挂漏,观风能宣旬。

(0)

羑里

消息盈虚久已知,三分天下肯轻为。

偶因彖易传心学,千古清祠表永思。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