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其二》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

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

(0)
注释
木落:树叶凋零。
骚人:文人墨客。
已怨秋:已对秋天感到哀怨。
不堪:无法承受。
平远:辽阔远方。
发诗愁:引发诗情愁绪。
要看:期待着看。
万壑:千山万壑。
争流:水流竞相奔腾。
他日:有朝一日。
终烦:定会怀念。
顾:怀念。
虎头:此处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具有才华的人。
翻译
树叶凋零,文人墨客已对秋天感到哀怨,无法承受这辽阔远方引发的诗情愁绪。
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亲眼目睹千山万壑水流竞相奔腾的壮观景象,那时定会怀念今日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木落骚人已怨秋"一句,通过树叶纷飞来表达人们对秋天的怨恨,暗示了秋季景象所引发的无限情思。"不堪平远发诗愁"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心境,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变换,也包括内心深处的忧虑。

"要看万壑争流处"中的"万壑"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争流"则传达了山间溪水奔腾不息的情景。诗人似乎在寻找一处自然之美,以此来排遣自己的忧愁和烦恼。

最后两句"他日终烦顾虎头"中的"他日"指的是往昔的某个时刻,"终烦"表达了即便是过去美好的回忆,现在看来仍旧充满了烦恼。"顾虎头"则是一处地名或景点,诗人可能是在此处徘徊,试图寻找到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和山水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深层次情感寄托。诗中不仅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愁绪,表现出了苏轼特有的哲理与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从军词五首·其二

孤心眠夜雪,满眼是秋沙。

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

(0)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

送君灞陵岸,紏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

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

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

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

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

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

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

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

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

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0)

女冠子·其一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0)

谒璿上人

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

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

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

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

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

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

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

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

(0)

有鸟二十章·其十九

有鸟有鸟名俊鹘,鹞小雕痴俊无匹。

雏鸭拂爪血迸天,狡兔中拳头粉骨。

平明度海朝未食,拔上秋空云影没。

瞥然飞下人不知,搅碎荒城魅狐窟。

(0)

艳歌行

出自蓟北门,遥望胡地桑。

枝枝自相值,叶叶自相当。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