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直下水能平,却爱泷流激激声。
频岁水灾何自拯,政由疏凿欠流行。
昌江直下水能平,却爱泷流激激声。
频岁水灾何自拯,政由疏凿欠流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中的第二十八首。它描绘了昌江水流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频繁水灾的忧虑和对水利工程改善的建议。
"昌江直下水能平",这句诗描绘了昌江水流平稳,江面宽阔,暗示着江水的浩渺与平静。然而,紧接着的"却爱泷流激激声",诗人表达了对激流的喜爱,这种对比反映了他对江水既有欣赏也有担忧,因为激流可能带来洪水的风险。
"频岁水灾何自拯",诗人直接提出了问题,询问为何年年都有水灾,如何才能自救,显示出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治理水患的深深关切。最后,"政由疏凿欠流行",他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水利工程的不足,即河流疏导和排洪设施不够完善,导致水流不能顺畅流动,从而引发水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水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改进水利设施以减少水灾的期盼。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