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临绝漠,中有水精堂。
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
体明同夜月,色净含秋霜。
可则弃胡塞,终归还帝乡。
阳关临绝漠,中有水精堂。
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
体明同夜月,色净含秋霜。
可则弃胡塞,终归还帝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风光图。诗中的“阳关临绝漠”开篇即勾勒出边疆地貌,阳关是古代边防要隘之一,而“中有水精堂”,则点明了场景中心的建筑物,是一处清幽之所。
接下来的“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用富丽的笔触描绘了大漠中的奇观。这里,“暗碛”指的是荒凉的沙丘,而“铺银地”则形象地表达了月光下的沙漠如同铺满了银色的景致;“平沙散玉羊”,则是对那边塞中流浪着的羊群的描写,借“玉羊”来形容其洁白和珍贵。
诗中的“体明同夜月,色净含秋霜”进一步展现了这水精堂在夜晚的景象。这里,“体明同夜月”表达了建筑物在月光下的清晰轮廓,而“色净含秋霜”则通过对比秋天的薄霜来形容水精堂所散发出的清澈之美。
最后,“可则弃胡塞,终归还帝乡”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土的向往。这里的“胡塞”指的是边塞的戍堡,而“帝乡”则是对中原大地的称呼。这两句透露出一种放弃异域生活,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愫。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更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乡土情结。
浮生是客。恁暗波换梦,春去无迹。
断塔成灰,凄黯斜阳,残莎自弄烟碧。
江湖酒醒尘衫冷,只劫后、青峰相识。
傍竹窗、细检珠尘,唤起乱愁难拭。
还忆灯宵觅句,水天旧恨满,蟾泪俱滴。
一霎颠风,翠羽飞回,误了重阑春色。
寒云锁断孤山路,并写入、庾郎萧瑟。
怕夜来、月上空枝,照鬓几星添白。
驱马烛斜,背沤笛起,半罥空波花雾。
被霜黄柳著愁多,绾离情、卧桥沙堍。闻鸡漫舞。
尽商略、閒云去住。梦封侯,是锦鞯茸帽,玉箫亲许。
英游误。岁晚瞢腾,射虎荒山去。
几回酾酒拭吴钩,夜沈沈、照残乡树。
萧关健句,换江表、登楼一赋。
黯襟痕,不负当筵泪雨。
城痕烟结,镜曲香销,巡阑远避尘红。
未近黄昏,无人冷翠濛濛。
西邻旧家双燕,倚娇瞋、新妒雕栊。
寻胜处、是檐虚岫纳,屧响廊空。
谁信伤春倦客,费临花娇马,愁对巫峰。
多宴心情,飘镫阑夜偏浓。尊前几人,閒泪背东风。
浇与珍丛酒醒未,堕娇云、一片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