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议狱诗·其十六》
《议狱诗·其十六》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古风

机辟徇多变,毕弋列重围。

终朝不及掩,谁谓鸟无知。

前方增击去,后已抢揄飞。

闻幽良杀草,惩纤应弃灰。

我行石阜中,下悬千仞溪。

岂惮行者苦,要俾犯者稀。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议狱诗(其十六)》,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全诗以议论刑罚制度为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法律公正与严明的深刻思考。

首联“机辟徇多变,毕弋列重围”运用了“机辟”和“毕弋”这两个词,分别比喻法律制度的复杂性和严密性。机辟,即机关陷阱,象征着法律制度中的各种规则和约束;毕弋,即捕鸟之网,比喻法律网罗一切,无处不在。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法律环境,强调了法律制度的严谨性和广泛性。

颔联“终朝不及掩,谁谓鸟无知”则通过类比手法,将人与鸟进行对比。终日忙碌于法律条文之间,却难以完全理解和遵守,就像鸟儿面对复杂的捕猎环境一样,难以逃脱。这里暗含了对法律过于繁复、难以理解的批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如此复杂的法律体系下,人们是否真的能够做到完全遵从?

颈联“前方增击去,后已抢揄飞”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前方的法律措施不断加强,而背后却可能隐藏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这不仅指出了法律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和盲点,也暗示了社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通过“抢揄飞”的形象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法律执行效果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秩序稳定性的反思。

尾联“闻幽良杀草,惩纤应弃灰”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闻幽良杀草,意为在幽暗之处清除杂草,比喻在法律执行中清除不法行为,维护社会正义。惩纤应弃灰,则意味着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过度惩罚。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法律适用原则的思考,主张既要严惩严重犯罪,也要适度处理轻微过失,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人性化的结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法律制度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作者对法律公正、严明与人性关怀的思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诗人不仅揭示了法律执行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也提出了对法律制度改进和完善的一些建议,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咏史·其十二蜀先主

曹操亡年德剧衰,孙权晚节乱如丝。

豫州幸自无颇辟,亦为区区怒费诗。

(0)

九日在迩索居无聊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诗以自遣·其七

雁雁西北来,亦复东南翔。

动物各有时,吾当谨行藏。

厚墐违严风,密袂禦凛霜。

陶然茅檐下,一笑生春阳。

(0)

大名元复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韵并陈东平曹子贞编修蓟丘曹克明·其七

履卑惧名高,居群忌行独。

不见歌钟家,白日卧金谷。

(0)

句·其五

飘风惊日月,落叶满乾坤。

(0)

题郑子封书塾

天垂古色映柴门,千古传家事具存。

此世只除君父外,不曾重受别人恩。

(0)

五砺

宋鼎终难问,元酋莫死争。

九州俱是泪,一刻不容生。

舌在身当贵,心真愿必成。

但思湖海上,谁可与斯盟。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