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郑子封书塾》
《题郑子封书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天垂古色映柴门,千古传家事具存。

此世只除君父外,不曾重受别人恩。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题郑子封书塾》。诗中描绘了书塾的环境与氛围,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感慨。

首句“天垂古色映柴门”,以“天垂”二字开篇,赋予自然景象以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古色”和“柴门”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古老而质朴的读书环境。这里的“柴门”不仅指物质上的简陋,更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不息。

次句“千古传家事具存”,点明了书塾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承载着家族传统和历史记忆的所在。这句诗强调了教育与家庭传承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血脉延续的重视。

后两句“此世只除君父外,不曾重受别人恩”,则表达了诗人对君主与父亲的特殊情感。在封建社会中,君主被视为国家的象征,而父亲则是家庭的核心。这两句话意味着在诗人眼中,除了君主和父亲之外,其他人的恩惠都不足以与之相比。这既是对君主权威的尊重,也是对父爱的深情表达,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秩序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书塾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君主与父亲的特殊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绍兴丁巳以大礼馆客恩奏族叔祖有诗见戏次韵和答二首·其一

少室山中计已成,卧看朝市等蝇营。

对门山雪惟诗思,过眼秋云即宦情。

长恐搢绅嘲捷径,勿缘升斗诮虚名。

翁看肉食颜如甲,何似村醪一笑赪。

(0)

小阁秋日咏雨

疏雨洗高穹,潇潇滴井桐。

润烟生砚底,凉气入堂中。

翠锁交竿竹,红翻落叶枫。

抚琴闲弄曲,静坐理商宫。

(0)

湖上咏月

清宵三五凉风发,湖上闲吟步明月。

涓涓流水浅又清,皎洁长空纤霭灭。

水光月色环相连,可怜清景两奇绝。

(0)

夜留依绿亭·其一

水鸟栖烟夜不喧,风传宫漏到湖边。

三更好月十分魄,万里无云一样天。

(0)

秋日述怀

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

我因无好况,挥断五湖秋。

(0)

访香林老

风雨无时浪蹴天,南浮舟楫信多艰。

半生梦破寒江月,万里春回故国山。

归客自伤青鬓改,高僧长共白云闲。

诛茅借我溪西地,未厌相从水石间。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