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鸦啼后一林霜,疏影涓涓照野塘。
宰相风流心是铁,小姑居处玉为箱。
山中雪满思高启,江上花开送蜀王。
何事早春催过眼,柳丝杏雨斗鸡坊。
归鸦啼后一林霜,疏影涓涓照野塘。
宰相风流心是铁,小姑居处玉为箱。
山中雪满思高启,江上花开送蜀王。
何事早春催过眼,柳丝杏雨斗鸡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梅花盛开于山间,与自然景物和谐共存的画面。首句“归鸦啼后一林霜”,以鸦声和霜景开篇,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疏影涓涓照野塘”一句,通过“疏影”和“涓涓”描绘了梅花在晨光中的轻盈姿态,以及其倒映在水塘中的美丽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美。
“宰相风流心是铁,小姑居处玉为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宰相的心比作坚如钢铁,小姑的居所比作玉箱,既表达了对人物品格的赞美,也暗示了环境的高雅与纯洁。这种对比手法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使得形象更加鲜明。
“山中雪满思高启,江上花开送蜀王”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季节更替、自然景观的变化融入其中,通过“雪满山”、“花开江”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何事早春催过眼,柳丝杏雨斗鸡坊”两句,以早春的景象作为收尾,通过“柳丝”和“杏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通过“斗鸡坊”这一细节,巧妙地将季节转换与生活场景相连,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去春来、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冻雨略洗车,炎晖复如磝。
桃笙眠未熟,屋角乾鹊噪。
借问鹊何来,下上音载好。
此声固非恶,枉为閒者告。
适情便为喜,喜不繇汝报。
用静则为吉,吉不缘汝召。
萧牍尚我疏,行人为谁到。
劝子莫饶舌,移语朱门道。
明河耿高树,素月流澄瀛。
袅袅来金风,秋意浩以盈。
美人自西方,钟此一气清。
如潭贮皎洁,如室生虚灵。
姱节丽有晖,高情澹无营。
昔含鸡舌香,曾以凤咮鸣。
不登金张馆,尝抱箕濮情。
倏焉冰山销,揭若黄道明。
众星已牢落,太白犹光荧。
英风自骨鲠,心事元夷平。
会须朝紫皇,提笔福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