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
旷朗霞映竹,澄明山满池。
葺桥双鹤赴,收果众猿随。
韶乐方今奏,云林徒蔽亏。
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
旷朗霞映竹,澄明山满池。
葺桥双鹤赴,收果众猿随。
韶乐方今奏,云林徒蔽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山中的静谧景象。开篇“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表达了对秋季到来的期待与对古人宋玉的怀念,宋玉在《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句,显示了他对秋天的深刻感受。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既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又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
接下来的“旷朗霞映竹,澄明山满池”则描绘了一幅画面:清晰的云霞透过竹林,山间的池塘清澈见底,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葺桥双鹤赴,收果众猿随”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描绘。诗中的“葺桥”指的是修缮好的桥梁,“双鹤”象征着祥瑞和安宁,而“众猿”则是山林中活跃的生命,整个画面展现了一个与自然亲密无间的人类生活状态。
最后的“韶乐方今奏,云林徒蔽亏”,通过音乐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诗中的“韶乐”是古代的一种乐曲,这里指的是一种美妙和谐的声音,而“云林徒蔽亏”则是在说这音乐似乎被山林间的云雾所笼罩,模糊而又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也体现了古典文学中“人与自然合一”的美学理念。
补天石。虚鍊娲皇恨碧。
春秋志、三统异邮,改制翻经继麟笔。华胥梦圣国。
乌托人閒未识。
君门远、流涕罪言,神鬼苍生乍前席。仓皇对宣室。
痛舜死尧囚,嵇轸岐壁。乘桴浮海嗟何适。
穷五陆垂肺,大圜周髀。三循黄道探地脊。
负天倦鹏翼。逋客。理归舶。叹鹤化重来,朝市非昔。
明夷左股荄滋绎。是月竁康老,寿昌南极。
神皋春早,效季委,弄夜笛。
终朝采绿。奈涧深水冷,曾不盈掬。
晞发阳阿,怀远伤今,无言自媚空谷。
缁磷久谢尘清旷,但漱石、琼华如沐。
等恁时、月满潮平,剪取半溪春縠。
幽绝青衣水畔,羡行芳志洁,馨逸三蜀。
苦笋春盘,谏果秋轩,好共追陪高躅。
寒陵一片谁镌刻,胜十赉、华阳仙箓。
伴绮筵、荐俎高情,只有史君炎玉。
记栖霞葬玉,舜庙闻韶,孤雁愁听。
满目山阳泪,倩折枝梅影,聊遣哀情。
尔时帅府新创,筹笔厌言兵。
有宝剑凄凉,洞箫幽怨,同慰飘零。兰成。
最萧瑟,自一梦江关,几浅沧溟。
桂管归来久,问骖鸾仙侣,鱼素难凭。
故人幸有冬树,潇洒振芳馨。
怕纸帐春寒,罗浮梦怯魂暗惊。
俯危台。一江春浪,滔滔喷雪惊雷。
又毒草摇烟自好,野花侵鬓如银,旅魂暗摧。
蛇盘羊窦谁开。仄径迷阳却曲,危梯滑磴昏苔。
怎奈向、羌歌断肠声外,瘴云如纛,旧愁如海,更看挂练玉龙自舞,阴崖苍鹘徘徊。
荡悲怀。朝暾破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