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
《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

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

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

欲结三天社,初降十地魔。

毒龙来有窟,灵鹤去无窠。

客路随萍梗,乡园失薜萝。

禅心如可学,不藉鲁阳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zhújìngzhìlóngxīngchóngyǐnshàngrényuàn
táng / hún

tōngnánjìngsēngtángběi
téngyīnwǎnzhútáihuáyǎngqíngshā

bìngchūnqiánbiéxiánhòuguò
shíhéngwénshuǐyuǎnlínquējiànshānduō

jiésāntiānshèchūjiàngshí
lóngláiyǒulíng

suípínggěngxiāngyuánshīluó
chánxīnxuéjièyáng

翻译
通往南边的小路直通佛寺,僧侣们的禅房依靠着北面的山坡。
藤蔓的阴影笼罩着傍晚的竹林,青苔湿滑,映衬着雨后晴朗的莎草。
生病时回忆起春天前的离别,闲暇时适合在雨后来此漫步。
横生的石头让人感觉溪流在远处潺潺,树木间的空隙让人看见更多的山峦。
想要结成超凡脱俗的修行团体,仿佛刚刚降服了世俗的种种诱惑。
恶龙来袭却有避难之所,而仙鹤离去却不留痕迹。
行旅生涯如同浮萍与稻草般漂泊不定,家乡的田园已失去了往日的藤萝葱郁。
如果禅心可以学习得到,就不需要借助鲁阳挥戈回日的神力了。
注释
佛寺:佛教寺庙。
南径:南方的小路。
僧堂:僧侣居住或修行的房间。
北坡:北方的斜坡。
藤阴:藤蔓投下的阴影。
晚竹:傍晚时分的竹林。
苔滑:长满青苔,滑溜。
晴莎:晴天中的莎草,一种草本植物。
病忆:因病而回忆。
春前别:春天之前的离别。
闲宜:闲适时宜做某事。
雨后过:雨后造访。
石横:横置的石头。
水远:水流在远处。
林缺:树林间的空隙。
山多:能看见更多的山。
三天社:超越世俗的修行团体,比喻高深的修行境界。
十地魔:佛教中指修行过程中的重大障碍或诱惑。
毒龙:比喻内心的烦恼或外界的邪恶力量。
窟:藏身之处。
灵鹤:象征高洁或仙灵之物。
窠:窝,此处指栖息地。
客路:旅行的路途。
萍梗:浮萍和断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乡园:故乡的田园。
薜萝:薜荔和女萝,常用来形容藤蔓覆盖的幽静处所,这里代指故乡的自然美景。
禅心:通过禅修达到的平静、超脱的心境。
学:学习,领悟。
鲁阳戈:古代传说中鲁阳公挥戈使日影倒退的故事,比喻回天之力或挽留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佛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一句,设定了全诗的空间背景,是一处坐落于山野之中的佛教圣地。

接下来的"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中,"藤阴"和"苔滑"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幽深而又湿润的环境氛围。这里的"迷"和"仰"字用得非常好,既传达了植物的生长状态,又暗示了一种被自然所覆盖、隐藏的感觉。

诗人通过"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目前环境的适应与享受。这里的"病忆"表明了诗人的心境是带有一丝哀愁的,而"闲宜"则显示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

在"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中,通过对自然声音和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静谧氛围。"石横"和"林缺"所营造的是一幅开阔而又不失细腻的画面。

下面的"欲结三天社,初降十地魔"可能是对佛教修行的一种象征性表达,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中对于精神追求和自我超越的渴望。

"毒龙来有窟,灵鹤去无窿"则充满了神秘色彩,既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观中的奇特现象,也可能是对某种精神状态或生活境遇的一种隐喻表达。

最后的"客路随萍梗,乡园失薜萝。禅心如可学,不藉鲁阳戈"中,诗人通过对行走路线和家园记忆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归属感的思考以及对于禅修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随"和"失"字用得恰到好处,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于佛教修行和禅学生活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禽虫十二章

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凤王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不知其然也。
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岁,验之皆信。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鲲鹏鳞羽多?
[齐物也。
]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
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
[故名也,江、沱间有鱼,每游辄三,如媵随妻,一先二后,土人号为婢妾鱼。
礼云:雁兄弟行。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
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自警也。
]阿阁鹓鸾田舍乌,妍媸贵贱两悬殊。
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
[有所感也。
]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
[有所悲也。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自照也。
]蠨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
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
[诫报也。
]蚁王化饭为臣妾,螺母偷虫作子孙。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
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
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
[尝猎者说云:鹿若中箭发,即嚼豆叶食之,多消解。
箭毒多用乌头,故云乌毒。
又燕恶艾,雀欲夺其巢,先衔一艾致其巢,辄避去,因而有之。
]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
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
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鹅放乳水中,不能离,群雏从而食之,皆饱而去之。
又如鱼想子,子成鱼,并皆是佛经中说。
]

(0)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
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
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0)

舟行 江州路上作。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
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0)

清龙寺早夏

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
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
朝朝感时节,年鬓暗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
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

(0)

曲江感秋 五年作。

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暗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0)

祗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月下读数偏,风前吟一声。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余清。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
始知听韶获,可使心和平。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