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诗客海中行,鹏翅垂云不自矜。
秋水静磨金镜土,夜风寒结玉壶冰。
万重岭峤辞衡岳,千里山陂问竟陵。
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湘南诗客海中行,鹏翅垂云不自矜。
秋水静磨金镜土,夜风寒结玉壶冰。
万重岭峤辞衡岳,千里山陂问竟陵。
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这是一首描绘行旅情景与自然美景的诗作。诗人以湘南诗客自称,表明其在湖南省南部漫游于海中。这一句点出了诗人的位置和身份,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胸怀广阔的情操。
接着,“鹏翅垂云不自矜”用了鹏鸟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却不骄傲的品格。鹏是古代神话中的大鸟,比喻高飞远举,而“垂云”则是说它翅膀触碰着云层,形容其所处之高。
接下来的两句,“秋水静磨金镜土,夜风寒结玉壶冰”,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景象。秋水清澈如同磨砺过的金镜,反射出月光中的每一丝细节,而夜风则使得山间的溪流结起了薄冰,如同精美绝伦的玉壶一般。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万重岭峤辞衡岳,千里山陂问竟陵”则是说诗人告别了连绵不绝的衡岳山脉,对远方千里的山川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里的“万重”与“千里”形容了山势的壮丽和辽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最后两句,“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则是说诗人在西边的楼上饮酒至醉,而朋友们已经行远。柳溪之水因无风而平静如镜,映照着清澈明亮的月光。这两句流露出一丝离别之情与孤独之感,同时也描绘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夜景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浪蕊浮花不辨春,归来方识岁寒人。
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
北牖已安陶令榻,西风还避庾公尘。
更搔短发东南望,试问今谁裹旧巾。
知君月下见倾城,破恨悬知酒有兵。
老守亡何惟日饮,将军竞病自诗鸣。
花枝不共秋攲帽,笔阵空来夜斫营。
爱惜微官将底用,他年只好写铭旌。
霭霭君诗似岭云,从来不许醉红裙。
不知野屐穿山翠,惟见轻桡破浪纹。
颇忆呼卢袁彦道,难邀骂座灌将军。
晚风落日元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
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北望苕溪转,遥怜震泽通。
烹鱼得尺素,好在紫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