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
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
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
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
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
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
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江城中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日落江城闻捣衣",通过夕阳西下和捣衣声,传达出一种寂寥与家国之思。"长空杳杳雁南飞"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清,大雁南归暗示着时光流逝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通过对丰收季节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朴素,同时也暗含岁月匆匆之意,暗示诗人已步入晚年。
"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荏苒、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周围景物的深深眷恋。"平生许国今何有",诗人回顾自己一生致力于国家,如今却感到功业无成,流露出淡淡的失落与无奈。
最后,诗人以梁鸿自比,表达了想要像梁鸿那样发出五噫之歌,抒发心中不平的愿望,但又无奈于现实,只能寓情于诗,寄托深沉的情感。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爱国情怀。
数日不见日,飘飘势忽开。
虽无忙事出,还有故人来。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
明朝望平远,相约在春台。
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
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
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
终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无处清阴似剡溪,火云奇崛倚空齐。
千山冷叠湖光外,一扇凉摇楚色西。
碧树影疏风易断,绿芜平远日难低。
故园旧寺临湘水,斑竹烟深越鸟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