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残阳湿郡楼。
绝顶有人经劫在,浮生无客暂时游。
窗开万壑春泉乱,塔锁孤灯万木稠。
欲为吾师拂衣去,白云红叶又新秋。
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残阳湿郡楼。
绝顶有人经劫在,浮生无客暂时游。
窗开万壑春泉乱,塔锁孤灯万木稠。
欲为吾师拂衣去,白云红叶又新秋。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表达心境的古典诗歌。开篇“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残阳湿郡楼”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后初晴的画面。碧绿的光线洒落在大地上,夕阳的影子投射在城楼之上,带着微湿的感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情调。
接着,“绝顶有人经劫在,浮生无客暂时游”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在高处有人在逆境中坚持,而诗人自己却像浮萍一般飘摇,不停地在时间的河流中漂泊,没有久留之客,只能暂时游览。
“窗开万壑春泉乱,塔锁孤灯万木稠”两句,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窗前是春天汹涌的溪水和错落的山峦,而古塔中的孤独之灯在茂密的树木间闪烁,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欲为吾师拂衣去,白云红叶又新秋”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高洁生活和精神导师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像古时的隐逸一样,披着长发,持拂尘之物而行,将尘世的一切都抛在身后,而那白云红叶的景致,又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到来,似乎是在告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一种超然与融合之美。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
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
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
冰*生砚,问谁先得佳句。
有梦不到长安,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
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
修竹林边,寒梅树底,准拟全家住。
柴门新月,小桥谁扫归路。
双喜鹊。
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
新愁何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
青子已妆残萼。
不道枝头无可落。
东风犹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