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西塞山》
《过西塞山》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

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

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

终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西sāishān
táng /

kōngjiāngpíngliúfēngdǎowěisōusōu

cánxián西sāifānxiàngběizhōu

biān鸿hónghànkǒuchǔshùchūtóu

zhōnggāoyúnshēnpiànshíxiū

注释
空江:空旷的江面。
平野:平坦的原野。
风岛:受风的岛屿。
苇:芦苇。
飕飕:象声词,形容风声或其他快速摩擦的声音。
残日:落日,即将消失的太阳。
衔:这里指太阳仿佛被山峰含住,快要落下。
西塞:西边的山峰或关塞。
孤帆:单独的一艘船帆。
北洲:北方的沙洲。
边鸿:边境地区的大雁。
渡:横过,越过。
汉口:汉水汇入长江的地方,这里代指长江流域。
楚树:楚地的树木,楚为古国名,大致位于今湖南、湖北一带。
吴头:吴地的边界,吴为古国名,大致位于今江苏、浙江一带。
终入:最终进入。
高云:高空中的云层。
身依:身体依靠。
片石:一块石头。
休:休息。
翻译
空旷的江面与平原一同流逝,风中的小岛上芦苇嗖嗖作响。
落日挂在西边的山峰上,孤单的船帆驶向北方的沙洲。
边境的大雁飞过汉水入长江的口,楚地的树木伸出吴地的那一头。
最终一切融入高高的云层里,身心倚靠在一块石头上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行舟图景。开篇“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飔”两句,通过对江面和野地的描写,以及风中摇曳的芦苇,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则展示了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独自驾着小舟向北行进的情景。这里的“西塞”可能指的是边疆地区,而“孤帆”则强调了诗人孤独旅途中的寂寞。

第三句“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中,“边鸿”可能是指边境的鸿雁,这里用来增添行程的遥远与荒凉感。汉口和吴头则是地理上的概念,通过它们的提及,诗人描绘了自己舟行的广阔范围。

最后两句“终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表达了诗人最终找到了一个安歇之所,在高耸的云层中,靠着一块岩石稍作休息。这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然之美,也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旅途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他对于自由和解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九日次韵次公·其一

水南著我登高处,风急山篱带薄云。

从昔骚人爱重九,冥鸿天际有遗音。

(0)

次韵山水便面绍之所作

春风绿遍林间木,想见晴岚扑閒屋。

山人琴剑未归来,知谁把我残书读。

(0)

次韵潘德久舍人七月廿一夜喜雨五绝·其四

补陀净圣有许事,用作霖雨谈笑中。

天竺山高湖水满,去来何地不圆通。

(0)

鲁解元以坡语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诗和韵·其五

不须更著前村里,且傍衡门看流水。

无人涂路横古今,吹尽梅花又梅子。

(0)

感兴十首·其三

我本何为也自休,靠他宁不略回头。

徒誇扇枕黄香好,肯道悲秋宋玉愁。

(0)

观莲见雨

竹送荷擎雨脚斜,凉轩初试一杯茶。

逢人莫道溪南好,暑月能清只数家。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