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
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
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
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
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
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
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
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
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
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
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
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
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
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
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
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
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
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
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
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
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
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
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
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
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
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
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
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混乱,以及军纪的重要性。开篇“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描绘了战乱四起的景象,接着“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表现了英勇的战士们在对抗敌人的过程中树立的声威。然后,“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描述了战争胜利后,军队进驻新领地的情景。
“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强调了军队的荣耀与历史的见证。“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展示了军队的部署与目的。“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描绘了军营的雄伟与防御设施的强大。“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赞美了军队的纪律与战斗力。
接下来,“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揭示了军队内部的复杂性,以及军纪对维持秩序的重要性。“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讽刺了部分士兵的不良行为。“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反映了民众对军队的畏惧与尊重。“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强调了严格执法的必要性。
最后,“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表达了对战争给平民生活带来的苦难的关注。“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深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军纪的重要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