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郊郢路分,斑骓嘶断怅离群。
汉庭习蕝仙曹远,楚驿攀梅使绶薰。
蚁酎百壶凝桂溢,鹄歌三阕转珠闻。
登临如赋兰台事,十二峰前尽有云。
日出东郊郢路分,斑骓嘶断怅离群。
汉庭习蕝仙曹远,楚驿攀梅使绶薰。
蚁酎百壶凝桂溢,鹄歌三阕转珠闻。
登临如赋兰台事,十二峰前尽有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离愁别绪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笔法,将送别的情感与山水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
首句“日出东郊郢路分”设定了时间和地点,阳光初照,东郊的郢路(古代道路名)被划分,给人以清晨离别之景象。接着“斑骓嘶断怅离群”描绘了马儿在早晨的寒冷中发出哀鸣声,似乎也感受到了离别的寂寞。
第三句“汉庭习蕝仙曹远”提到的是历史上的仙人曹娥(即曹植),用以表达对远去之人的思念。紧接着“楚驿攀梅使绶薰”则是通过攀住梅花来比喻牵挂之情,梅花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中间两句“蚁酎百壶凝桂溢,鹄歌三阕转珠闻”形象地描绘了宴席上的奢侈与音乐的美好,通过对比小动物(蚁)酿酒和大雁(鹄)的鸣叫,以此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末尾两句“登临如赋兰台事,十二峰前尽有云”则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心中回忆起兰台(古代宫殿名)之事,眼前的十二峰前也是一片云雾缭绕,似乎在比喻着未来道路的迷茫和离别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送别时的愁绪和深沉的情感,以及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与祝愿。
谪仙读书处,零落依长松。
世人皆欲杀,头白想飘蓬。
山中何所有,云气长悠悠。
院中何所有,书册满高楼。
登楼看云复看书,千古万古同卷舒。
子于其间乐有馀,我今为子言其粗。
阴阖兮阳开,乾盖兮坤舆。
白衣兮皎皎,苍狗兮须臾。
崩腾兮龙见,消散兮尸居。
如臂之屈伸,如足之疾徐。
实理谅不昧,显微同一初。
呼吸为雅颂,吁俞为典谟。
支支离离兮万物散□,翕翕绎绎兮天地交孚。
三百八十有四爻兮奇与耦,二百四十有二年兮褒与诛。
目目自有条,叶叶自有株。
子以为一兮粲然而万有,子以为万兮坦然而一途。
吾是以见云之书而书之云,子又乌知书非云而云非书。
以此寿子身,壮作老息神不枯。
以此贻子后,博观约守世不渝。
大哉此院云所储,苟无其实名不虚。
谁其任之非子欤,一翁二季相携扶。
《江陵为浏阳柳氏作云山书院歌》【宋·项安世】山中何所有,云气长悠悠。院中何所有,书册满高楼。登楼看云复看书,千古万古同卷舒。子于其间乐有馀,我今为子言其粗。阴阖兮阳开,乾盖兮坤舆。白衣兮皎皎,苍狗兮须臾。崩腾兮龙见,消散兮尸居。如臂之屈伸,如足之疾徐。实理谅不昧,显微同一初。呼吸为雅颂,吁俞为典谟。支支离离兮万物散□,翕翕绎绎兮天地交孚。三百八十有四爻兮奇与耦,二百四十有二年兮褒与诛。目目自有条,叶叶自有株。子以为一兮粲然而万有,子以为万兮坦然而一途。吾是以见云之书而书之云,子又乌知书非云而云非书。以此寿子身,壮作老息神不枯。以此贻子后,博观约守世不渝。大哉此院云所储,苟无其实名不虚。谁其任之非子欤,一翁二季相携扶。
https://shici.929r.com/shici/SZgrkYE6.html
堕地白初形,当空黑如影。
喧豗复排拶,混沌方溟涬。
惟馀塔可辨,始信江南迥。
浩荡海扬尘,模糊山覆顶。
梅肥赖香异,竹折伤秀挺。
瞻乌已无色,认鹤犹有胫。
簇簇歌处楼,栖栖画中艇。
端门想班贺,沙路争骏骋。
赋客梦游梁,逐臣悲去郢。
沾鬓不能嫌,霜毛已垂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