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地白初形,当空黑如影。
喧豗复排拶,混沌方溟涬。
惟馀塔可辨,始信江南迥。
浩荡海扬尘,模糊山覆顶。
梅肥赖香异,竹折伤秀挺。
瞻乌已无色,认鹤犹有胫。
簇簇歌处楼,栖栖画中艇。
端门想班贺,沙路争骏骋。
赋客梦游梁,逐臣悲去郢。
沾鬓不能嫌,霜毛已垂领。
堕地白初形,当空黑如影。
喧豗复排拶,混沌方溟涬。
惟馀塔可辨,始信江南迥。
浩荡海扬尘,模糊山覆顶。
梅肥赖香异,竹折伤秀挺。
瞻乌已无色,认鹤犹有胫。
簇簇歌处楼,栖栖画中艇。
端门想班贺,沙路争骏骋。
赋客梦游梁,逐臣悲去郢。
沾鬓不能嫌,霜毛已垂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次韵赵主簿雪诗十韵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雪花从空中飘落,起初洁白如形,随后在阳光下形成黑白相间的光影效果。雪势浩大,覆盖了大地,使得原本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只有塔尖依然可见,显示出江南地区的广阔和遥远。
诗人通过梅香和竹折的变化,进一步渲染雪后世界的清新与冷峻。乌鸦和白鹤在雪中难以辨识,而歌声从楼上传出,画舫在湖面穿梭,营造出一幅生动的雪中画卷。诗人想象着京城端门的热闹景象,以及流放之人对故乡郢都的哀思。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鬓发沾霜,尽管如此,对雪景的喜爱并未减少。整首诗以雪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人生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