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
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丛棘纷纠缠,兴言谁剪伐。
诗人执斧柯,君子在林樾。
朝看清阴成,暮听商飙发。
一歌猗兰荣,再占泰茅拔。
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
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
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丛棘纷纠缠,兴言谁剪伐。
诗人执斧柯,君子在林樾。
朝看清阴成,暮听商飙发。
一歌猗兰荣,再占泰茅拔。
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其一)》。诗中以“冉冉孤生竹”起笔,描绘了一根孤独生长的竹子,象征着坚韧与独立。它期待着月亮的照耀,寓意着清白与纯洁。接下来,诗人赞美了竹子的品质,如玉节(高洁)和广泛的影响,暗示了主人公的高尚情操。
“丛棘纷纠缠”则借喻世间的困难和阻碍,而“兴言谁剪伐”表达了对清除障碍者的期盼。诗人自比为持斧之人,意在表明自己愿意像君子一样,积极参与到改变环境、扶持美德的行动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子的清阴早晨可见,傍晚的商飙声也带来变化,象征着竹子的成长和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歌猗兰荣,再占泰茅拔”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荣耀和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最后两句“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揭示了诗人的深刻哲理:如果没有精心的培育和爱护,竹子的生长就不会达到理想的形态,同样,人的品性也需要用心培养,才能展现出应有的正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咏竹寓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德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公正和人才成长的期望。
渔阳九月阵云黑,使君叱拨桃花色。
酒酣弄辔意气豪,呼鹰出猎燕然侧。
黄间欲挽倚宝刀,银镝飞过双青骹。
千群玄鹿大如兕,排风蹠地走且号。
日斜勒马原上立,萧条狐兔无遗迹。
书生自学万人敌,为君却扫阴山北。
我有同声偶,宛彼天南隅。
十年旷色笑,万里违音书。
坐逢越方人,跪问今何如。
方修南华义,闭迹重楼居。
重楼何缥缈,回架名山隅。
星月宿雕槛,虹霞带绮疏。
云门列遥障,剡水周前渠。
冥韬寡谈宴,遐眺多讴歈。
违哉旷士怀,自执环中枢。
鹪鴳栖非隘,鹍鲸润岂馀。
至游苟有托,焉适非吾庐。
君今息溟海,吾亦耽枋榆。
室遐人尚迩,年往意未疏。
恨无双飞翼,径度三山闾。
永言鬯玄旨,婆娑以自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