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四登镇远楼》
《浣溪沙·其四登镇远楼》全文
宋 / 吴儆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寒日孤城特地红。瘦藤扶我上西风。

一川平远画图中。

江海一身真客燕,云天万里看归鸿。

吴山应在白云东。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儆的《浣溪沙·其四·登镇远楼》,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心境和景象描绘。

“寒日孤城特地红”一句,设定了一个秋末冬初的萧索景色,阳光透过薄雾照在城墙上显得格外鲜明,但这种鲜明却又带有一丝寒冷和孤独。这里的“特地红”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

“瘦藤扶我上西风”则是诗人借助细弱的藤蔓攀援登高,迎接西边吹来的风。这一句通过动作传递了一个强烈的意象——诗人不畏艰难,用自己微薄之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广阔的视野。

“一川平远画图中”展现了一片开阔的水面,连绵不断,如同画卷一般。这里“一川”指的是河流,而“平远”则描绘了它的广阔与平坦。这一句不仅是景物的写实,也象征着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江海一身真客燕,云天万里看归鸿”表达了诗人胸襟如大江大海,包容万物,同时又有着游子般的客居之感。这里的“真客燕”暗示了诗人的身份,他在异乡飘泊,但心中却始终关注着远方归去的燕子,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吴山应在白云东”则是诗人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某一地点(这里指的是吴山)的向往和期待。这不仅是对空间位置的确认,也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

作者介绍
吴儆

吴儆
朝代:宋   字:恭父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jǐng)(1125~1183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猜你喜欢

宁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四首·其一降神用《太安》。六变

四灵晨耀,五纬夕明。风云晏和,天地粹清。

灵兮来迎,灵兮来宁。启我子孙,飨于纯精。

(0)

醉馀再赋

堪叹诗翁酒兴豪,醉馀犹复一登高。

西风抵死相摇撼,争奈儒冠裹得牢。

(0)

夜对巾山塔灯呈史君李孟达寺簿

光明台畔旧曾逢,何自飞来碧海东。

未问眼根齐等级,要先心地證圆通。

八还究竟千光合,四面回旋一视同。

坐想玉霄风月夕,超然清对一诗翁。

(0)

满江红.别沧洲赵茂仲

载酒何人,登临处、沧洲空阔。

凭阑外、晴杨两岸,晚烟泼□。

水鸟不知梁燕去,溪山半属冬青阁。

有小舟、隐约载歌姝,调新曲。留与去,如何得。

风又雨,催行色。共白蘋红蓼,好生飘泊。

别后三年重会面,人生几度三年别。

正乡心、客梦两绸缪,城头角。

(0)

喜迁莺·其二

歌敛黛,舞萦风。迟日象筵中。分行珠翠簇繁红。

云髻袅珑璁。金炉暖。龙香远。共祝尧龄万万。

曲终休解画罗衣。留伴彩云飞。

(0)

玉堂春·其三

斗城池馆。二月风和烟暖。绣户珠帘,日影初长。

玉辔金鞍、缭绕沙堤路,几处行人映绿杨。

小槛朱阑回倚,千花浓露香。

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约林间坐夕阳。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