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孤城特地红。瘦藤扶我上西风。
一川平远画图中。
江海一身真客燕,云天万里看归鸿。
吴山应在白云东。
寒日孤城特地红。瘦藤扶我上西风。
一川平远画图中。
江海一身真客燕,云天万里看归鸿。
吴山应在白云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儆的《浣溪沙·其四·登镇远楼》,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心境和景象描绘。
“寒日孤城特地红”一句,设定了一个秋末冬初的萧索景色,阳光透过薄雾照在城墙上显得格外鲜明,但这种鲜明却又带有一丝寒冷和孤独。这里的“特地红”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
“瘦藤扶我上西风”则是诗人借助细弱的藤蔓攀援登高,迎接西边吹来的风。这一句通过动作传递了一个强烈的意象——诗人不畏艰难,用自己微薄之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广阔的视野。
“一川平远画图中”展现了一片开阔的水面,连绵不断,如同画卷一般。这里“一川”指的是河流,而“平远”则描绘了它的广阔与平坦。这一句不仅是景物的写实,也象征着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江海一身真客燕,云天万里看归鸿”表达了诗人胸襟如大江大海,包容万物,同时又有着游子般的客居之感。这里的“真客燕”暗示了诗人的身份,他在异乡飘泊,但心中却始终关注着远方归去的燕子,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吴山应在白云东”则是诗人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某一地点(这里指的是吴山)的向往和期待。这不仅是对空间位置的确认,也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
载酒何人,登临处、沧洲空阔。
凭阑外、晴杨两岸,晚烟泼□。
水鸟不知梁燕去,溪山半属冬青阁。
有小舟、隐约载歌姝,调新曲。留与去,如何得。
风又雨,催行色。共白蘋红蓼,好生飘泊。
别后三年重会面,人生几度三年别。
正乡心、客梦两绸缪,城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