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对巾山塔灯呈史君李孟达寺簿》
《夜对巾山塔灯呈史君李孟达寺簿》全文
宋 / 桑世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光明台畔旧曾逢,何自飞来碧海东。

未问眼根齐等级,要先心地證圆通。

八还究竟千光合,四面回旋一视同。

坐想玉霄风月夕,超然清对一诗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ìjīnshāndēngchéngshǐjūnmèng簿
sòng / sāngshìchāng

guāngmíngtáipànjiùcéngféngfēiláihǎidōng

wèiwènyǎngēnděngyàoxiānxīnzhèngyuántōng

háijiūjìngqiānguāng
miànhuíxuánshìtóng

zuòxiǎngxiāofēngyuèchāoránqīngduìshīwēng

翻译
曾在光明台边相遇过,它怎么自己飞到碧海之东。
还未询问过它的根源是否平等,首先要心地领悟圆通的真谛。
修行八还,最终达到千光合一的境地,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一样。
静坐想象在玉霄的月夜清风中,我超然面对,与诗翁共享这宁静时光。
注释
光明台:可能指一处神圣或明亮的地方。
碧海东:形容遥远的东方海域。
眼根:佛教术语,指眼睛的根识。
心地:内心,指精神境界。
圆通:佛教中的修行法门,意指心地通达。
八还:佛教修行中的八正道之一,指重复练习以达到净化心灵。
千光合:比喻修行者内心的光明统一。
玉霄:神话中的仙界,此处形容高洁的环境。
诗翁:指诗人或者有诗意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桑世昌所作的《夜对巾山塔灯呈史君李孟达寺簿》。诗人以光明台畔的回忆起笔,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眼前景象的惊叹。他并未直接询问塔灯的由来,而是强调了心灵的净化与修行的重要性,通过“心地证圆通”来达到精神层面的超越。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塔灯的光明照亮四周,如同八还归一,四面照耀,意境深远。他想象在这样的夜晚,坐在塔下,感受到如玉霄般清风明月的美好,心境超然,仿佛与一位诗翁共享这份宁静。

整首诗寓情于景,借塔灯之光,表达了诗人对禅修与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与友人共赏诗韵的雅致。桑世昌的诗才与禅意在此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作者介绍

桑世昌
朝代:宋

淮海人,寓居天台,字泽卿,号莫庵。陆游甥。有《兰亭博议》、《莫庵诗集》,又辑《回文类聚》。
猜你喜欢

赠桂玉晖联

正始风流起颓俗;少日才华接贵游。

(0)

嫁大女

谢君家枣栗榛脩,愧乏金钗十二;

借此地鼓钟琴瑟,敢邀朱履三千。

(0)

刑部杨继盛祠联

生气犹存,看此日阶前大树;

爰书谁定,问当年座上诸公。

(0)

集字联

闻道真人在姑射;愿从古佛入菩提。

(0)

集字联

置身古人敢不勉;美利天下终无言。

(0)

贺李太母寿联

画荻子成名下士;餐花人羡女中仙。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