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节凌虚上,行吟已日边。
树穷沙碛外,石堕寺门前。
云气扶双舄,泠风下列仙。
相逢嵇叔夜,犹枉紫苔篇。
绛节凌虚上,行吟已日边。
树穷沙碛外,石堕寺门前。
云气扶双舄,泠风下列仙。
相逢嵇叔夜,犹枉紫苔篇。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约卿自北岳回以庙碑见贻》描绘了一幅清逸脱俗的画面。首句“绛节凌虚上”以瑰丽的色彩形容仙人驾着华美的节杖升天,展现出神秘而高远的意境。接下来,“行吟已日边”暗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如同日边行吟,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树穷沙碛外”描绘了北岳的荒漠景象,与前文的仙人形象形成对比,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而“石堕寺门前”则暗示友人归来的途中,寺庙静谧,石头落地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富有禅意。
“云气扶双舄,泠风下列仙”进一步渲染了仙人的飘逸,云雾缭绕,凉风习习,仿佛仙人降临人间。最后两句“相逢嵇叔夜,犹枉紫苔篇”,借用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如嵇康般才情的赞美,以及对方赠予庙碑诗作的珍视,寓意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岳的自然景色和与友人的相遇,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仙风道骨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文会得吾党,净居清昼长。
平生爱山僻,暇日聊徜徉。
风流谢康乐,肥遁计亦良。
钟鼎成淹留,江湖晚相望。
山色青未改,山名久愈彰。
松风度晚曲,岩花弄晨妆。
尚疑缥缈人,髻鬟下鸣珰。
凄凉怀古恨,野水涵方塘。
功名不作难,出处何可忘。
人自草木腐,看渠日争光。
香消酒力微,缘阴听圆吭。
悠然发遐想,莞尔还成章。
归途有清泚,濯缨咏沧浪。
金华高哉几千丈,翠壁重峦不可上。
上下飞潜灵液通,朝暮烟云姿万状。
我闻元女蟠金鼎,至今遗粒犹可饷。
又闻仙姑驾银鹿,至今瑶田印层嶂。
金华本是东南奇,未数剑门天下壮。
有时笙箫响青云,犹疑幢节迎仙仗。
自古长生端有术,飘飖群仙尚无恙。
祗今洞天双龙飞,何处华表声清喨。
谁将此山真面目,尽收奇伟归图障。
居然冈阜北堂前,未须屣履勤敖放。
短松青铁干,童童三尺馀。
花实少姿媚,独与寒心俱。
暴霜时侵凌,奋怒张雄须。
长楸拥肿材,旁荫可容车。
秋风一夕来,解剥惟朽株。
物性在坚柔,何必长短殊。
楸叶已泥滓,松干犹青肤。
无烦问高下,且辨荣与枯。
大昴光芒正,荆河气象浑。
始知真相出,遂见本朝尊。
汉地汝阳国,程侯司马孙。
精刚得金气,深厚体乾元。
申甫生周岳,皋夔拱舜轩。
山河归妙算,社稷系昌言。
九鼎群生重,洪炉一气奔。
群雏忌雕鹗,众草失兰荪。
慷慨提千骑,扶摇下九阍。
秦关春草短,洼水暮云屯。
诗必曹刘敌,兵须卫霍论。
谈馀珠委积,笔落凤腾骞。
秀发烟霞外,丹心金石存。
未归真宰柄,犹倚大师藩。
日月回龙角,星辰会紫垣。
气凌金节润,风入绣旗翻。
歌管倾南国,簪裾拜庆门。
飞黄下天厩,缥酒赐尧樽。
固有神灵护,应知福禄蕃。
蟠桃三结实,未见老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