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地村居十首·其十》
《避地村居十首·其十》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草木中原尽,风烟太白高。

何人回北辙,未忍卧东皋。

浊水肥菱芡,秋霖罢桔槔。

故园三亩宅,知已长蓬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难乡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首句“草木中原尽”,以“尽”字强烈表达了战乱对大地的破坏,草木凋零,一片荒凉。接着“风烟太白高”一句,以“太白”山作为背景,借以烘托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远。

“何人回北辙,未忍卧东皋。”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在战乱中,人们纷纷逃离,而诗人却难以割舍故土,不愿在家乡的土地上躺下,表现出他对家园深深的眷恋和不舍。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挣扎与无奈。

“浊水肥菱芡,秋霖罢桔槔。”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乡村生活的现状。浊水滋养了菱角和芡实,秋雨使得农事停止,形象地展现了战乱时期农村经济活动的停滞。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最后,“故园三亩宅,知已长蓬蒿。”诗人将目光投向自己的故园,三亩宅地上长满了蓬蒿,既是对家园荒芜的描述,也是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避难乡村生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战乱时局的无奈与反思,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咏酒

一盏沾唇费十千,无人敢作醉中仙。

小家大户皆徵榷,惟有睡乡未税钱。

(0)

国姓涛歌

鲸鱼跋浪沧溟里,岛屿无云雷声起。

波涛澎湃天低昂,气满尾闾飓风止。

千秋万古常喑呜,自是孤臣心不死。

孤臣有谁气拍空,明人姓郑、名成功。

唐王赐与国同姓,天荒地老开鸿濛。

昔日中原纷战骑,为鹍、为鹏风摩翅。

英声直震大江南,钱塘铁弩三千避。

海枯不见孤臣心,潮落常满英雄泪。

泰山横流不能齧,咤?空有冲霄志!

归来厦岛天无光,地窄不足供徜徉。

宗悫长风万里浪,回头东海望炎荒。

喝石可渡无巨浸,投鞭可断无汪洋。

骑鲸直入鹿耳门,海若辟易湘灵奔。

波浪风云生指顾,鳌柱如山日月吞。

蜑水蛮乡拔荆棘,三十六屿澎湖侧。

岛中忽现蜃气城,海外自成蛟龙国。

喘息不觉生雄风,当时早已气如虹。

天倾欲将一木拄,时携匕首摩苍穹。

划断鸿沟不纳款,欲与华岳争累卵。

忽呼渡河宗泽薨,此恨填海海难满!

秋风喷礴作洪涛,忠臣气比秋风高。

唏嘘千里皆黑色,翻腾万籁为怒号。

日出扶桑不彪炳,龙蛇浮沈大力猛。

如山、如雪挟船飞,海人谓是「长鲸影」。

(0)

日本杂事诗·其九十三

三千大神监誓词,万亿菩萨作盟司。

君看壶头双蛱蝶,夫夫妇妇不相离。

(0)

日本杂事诗·其八十四

万头骈刃血模糊,脚踏升天说教图。

今日铸金悬十字,几人宝塔礼耶稣?

(0)

日本杂事诗·其七十一

海外遗民竟不归,老来东望泪频挥。

终身耻食兴朝粟,更胜西山赋《采薇》。

(0)

日本杂事诗·其二十八

南朝往事久灰尘,岁岁樱花树树春。

手挈铜铃拜遗像,呜呼碑下吊忠臣。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