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何人,登临处、沧洲空阔。
凭阑外、晴杨两岸,晚烟泼□。
水鸟不知梁燕去,溪山半属冬青阁。
有小舟、隐约载歌姝,调新曲。留与去,如何得。
风又雨,催行色。共白蘋红蓼,好生飘泊。
别后三年重会面,人生几度三年别。
正乡心、客梦两绸缪,城头角。
载酒何人,登临处、沧洲空阔。
凭阑外、晴杨两岸,晚烟泼□。
水鸟不知梁燕去,溪山半属冬青阁。
有小舟、隐约载歌姝,调新曲。留与去,如何得。
风又雨,催行色。共白蘋红蓼,好生飘泊。
别后三年重会面,人生几度三年别。
正乡心、客梦两绸缪,城头角。
这首《满江红·别沧洲赵茂仲》是宋代词人柴望的作品,表达了词人与友人赵茂仲在沧洲分别时的情感与感慨。开篇以“载酒何人”起笔,描绘了送别场景,带着酒意登高远眺,沧洲景色空旷辽阔。接着,“晴杨两岸,晚烟泼墨”描绘出一幅江边日暮的画面,杨柳依依,晚烟如墨,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
“水鸟不知梁燕去,溪山半属冬青阁”通过水鸟和冬青阁的意象,寓言友人离去后的寂寥,暗示时光流转。随后,词人注意到一叶小舟载着歌妓,正在演奏新曲,这可能是为了增添离别的伤感气氛。
“留与去,如何得”直接表达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接下来,风雨催促行舟,词人感叹旅途的艰辛,与友人一同面对“白蘋红蓼”的漂泊生活。别后三年重逢,诗人感慨人生的无常,乡愁与客梦交织,结尾以城头的号角声收束,增添了离别的悲壮与苍凉。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直接抒发,展现了词人与友人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