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无绪。连日瞢腾醉。门外落花红满地。
愁到杜鹃啼处。小窗酣碗香茶。日高懒趁朝衙。
说与帘前双燕,莫教放进杨花。
伤春无绪。连日瞢腾醉。门外落花红满地。
愁到杜鹃啼处。小窗酣碗香茶。日高懒趁朝衙。
说与帘前双燕,莫教放进杨花。
这首明代陈霆的《清平乐·其一》春日偶书,以伤春之情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闲适的生活态度。首句“伤春无绪”直接点出主题,诗人因春天的凋零而心情低落,无法排遣。接着,“连日瞢腾醉”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的状态,每日昏昏沉沉,醉意朦胧。
“门外落花红满地”进一步渲染了春去的凄凉景象,门外的红花遍地,象征着春天的逝去,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流逝感到惋惜。杜鹃鸟的啼叫在此时响起,更增添了愁苦的氛围,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杜鹃常被赋予哀怨和思乡的情感。
进入室内,诗人坐在小窗边,品着香茶,享受片刻的宁静。“日高懒趁朝衙”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他宁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面对繁杂的公务。最后,诗人对着帘前双燕发出感慨,希望它们不要让杨花飞入,这既是对纷扰的外界环境的排斥,也是对内心平静的守护。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春日里的闲散生活和淡淡的哀愁,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