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阁深沉人静。仗一点兰膏凝。
滟滟玉缸,垂垂金蕊,似与枝头开竞。芳心不定。
却笑把、灯花厮并。昨夜妆台辉映。空倚熏篝潜等。
牙蒜凄清,莲筹寂寞,耽误银屏漏水。从今思省。
再不向、灯花侥幸。
绣阁深沉人静。仗一点兰膏凝。
滟滟玉缸,垂垂金蕊,似与枝头开竞。芳心不定。
却笑把、灯花厮并。昨夜妆台辉映。空倚熏篝潜等。
牙蒜凄清,莲筹寂寞,耽误银屏漏水。从今思省。
再不向、灯花侥幸。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剔银灯·咏灯花》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夜晚独自赏灯的场景。"绣阁深沉人静",以寂静的绣房为背景,展现出女子独处的静谧氛围。"仗一点兰膏凝",点出灯火微弱而持久,犹如女子内心的期待和坚守。
"滟滟玉缸,垂垂金蕊",形象地描绘了灯花的形态,仿佛与枝头的花朵争艳。"芳心不定",写出女子对未知的期待和内心的波动。她甚至笑对灯花,将其视为生活中的小确幸,"昨夜妆台辉映,空倚熏篝潜等",表现出等待的专注和期盼。
然而,"牙蒜凄清,莲筹寂寞",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灯花的凋零让女子意识到时光的无情,"耽误银屏漏水",暗指岁月如流水般悄然逝去。最后,她从这次经历中反思,决定"再不向、灯花侥幸",表明她将不再寄托于虚无的期待,而是更加珍惜眼前和现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情感变化和生活哲理,寓言深刻,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