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进莫若止,知止即知足。
食味止适口,玩色止阅目。
小隐止茅舍,粗煖止布服。
言止罔造次,行止谢欺覆。
心常以止乐,分不以止辱。
多君止名庵,止健大人独。
躁进莫若止,知止即知足。
食味止适口,玩色止阅目。
小隐止茅舍,粗煖止布服。
言止罔造次,行止谢欺覆。
心常以止乐,分不以止辱。
多君止名庵,止健大人独。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名为《止轩为人赋》。诗中倡导了一种“知止知足”的生活哲学,强调了适度与平衡的重要性。
首句“躁进莫若止,知止即知足”开篇点题,提出在追求进步时,适时停止才是明智之举,达到知足的状态。接着,“食味止适口,玩色止阅目”,通过饮食和观赏的角度,说明满足于适宜的享受即可,不必过分追求。进一步,“小隐止茅舍,粗煖止布服”,指出居住和穿着应简单舒适,不必过于奢华。随后,“言止罔造次,行止谢欺覆”,强调言语和行为应谨慎,避免轻率和欺骗。最后,“心常以止乐,分不以止辱”,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待荣誉与耻辱的态度。而“多君止名庵,止健大人独”则以“名庵”为喻,赞扬了那些能够坚守自我,过着简朴而充实生活的智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阐述了“知止知足”的生活智慧,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非物质上的奢华与过度追求。
畟畟古干将,经世不再见。
丰城匣已空,龙亦久当变。
百怪日夜出,思尔一断剸。
装佩美纷纷,不尔真百鍊。
又恐百怪飞,翻著他人身。
麒麟或失所,魍魉气益神。
不如且深藏,慎勿干星辰。
我歌干将行,庶为君子陈。
驽拙谬承乏,巡游至兹邦。
登危始出幽,历览见长江。
不与夷旷会,焉得壮心降?
力小而任重,民忧正纷庞。
斯须举隐慝,颓俗何由扛?
初下丰水船,爽气夕浮窗。
柔橹奏长风,中流鸣鹤双。
景晏川色净,岩际县渔矼。
行止钦圣则,胡能守株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