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泽今无旧隐沦,近来开閤拟平津。
盈廷相顾成投鼠,环卫无人可画麟。
闻道群儒延白虎,何时清论灭黄巾。
荒濠小邑多豺狗,不敢高眠理钓缗。
卧泽今无旧隐沦,近来开閤拟平津。
盈廷相顾成投鼠,环卫无人可画麟。
闻道群儒延白虎,何时清论灭黄巾。
荒濠小邑多豺狗,不敢高眠理钓缗。
此诗《悯乱诗十首》其七,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首句“卧泽今无旧隐沦”,点明了社会环境的变迁,昔日宁静隐居之地已不复存在,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接着,“近来开閤拟平津”一句,以“开閤”比喻开启治理之策,但“拟平津”却未实现,流露出对当前治理效果的失望。
“盈廷相顾成投鼠,环卫无人可画麟。”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朝廷内外官员比作“投鼠”与“画麟”,前者比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官员们虽心怀正义,却因顾虑重重而难以有所作为;后者则象征着理想中的贤能之士,但在现实中却难觅踪迹。这两句深刻揭示了当时官场的无奈与困境。
“闻道群儒延白虎,何时清论灭黄巾。”这里“延白虎”与“灭黄巾”分别借用了古代典故,前者意指邀请贤才,后者则是指清除叛乱。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担忧。
最后,“荒濠小邑多豺狗,不敢高眠理钓缗。”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地方社会的险恶,比喻为“豺狗”的恶势力横行,使得人们不敢安居乐业,只能小心翼翼地生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治安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恢复和平稳定生活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描绘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切感受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日上浑迟在,花乘绝早看。
精神百倍好,风露七分寒。
夜宴醒犹醉,晨妆湿未乾。
子孙更千亿,紫笋绕团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