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碧云寺,高台半已倾。
有形皆佛累,不坏是泉声。
旧表何人冢,丰碑上相名。
凭阑发三叹,僧茗照颜清。
憔悴碧云寺,高台半已倾。
有形皆佛累,不坏是泉声。
旧表何人冢,丰碑上相名。
凭阑发三叹,僧茗照颜清。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荒凉与沧桑,以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憔悴碧云寺"四字,形象地刻画出寺庙的衰败之态,"高台半已倾"则进一步强调了古建筑的破败。"有形皆佛累"暗示了寺庙曾承载的佛教文化,而"不坏是泉声"则以永恒的泉水声线反衬出人事的变迁。
诗人通过"旧表何人冢,丰碑上相名",追忆过去的人物和事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最后两句"凭阑发三叹,僧茗照颜清",诗人倚栏远眺,品茗沉思,内心的感叹与清寂的环境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对碧云寺的描绘,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
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新乐府.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唐·白居易】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https://shici.929r.com/shici/AtJ78W.html
劝君莫种柳,不如荆棘树。
日日送人行,不解留人住。
劝君莫喜鹊,鹊不及慈鸦。
时时惊妾梦,误报客还家。
柳条枯尽鹃声息,慈鸦夜夜啼荆棘。
万里征夫望不归,新妇山头化为石。
化为石,几春秋。风中怨,雨中愁。
征夫若有归来日,石不能言心亦休。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