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三首·其三》
《杂咏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鸟鸣高屋上,饥顾朝求食。

扰扰市井人,日夜衣食迫。

岂伊理当然,或者养未得。

我歌南风诗,归坐还叹息。

(0)
翻译
鸟儿在高高的屋顶上鸣叫,饥饿时早晨寻找食物。
熙熙攘攘的城市人群,日夜为衣食忙碌不堪。
这难道是天经地义,还是养育不足的原因。
我吟唱着《南风》这样的诗篇,回到座位上又不禁叹息。
注释
鸟鸣:鸟儿的叫声。
高屋上:屋顶上。
饥顾:饥饿时环顾。
朝求食:早晨寻找食物。
扰扰:纷乱的样子。
市井人:城市中的普通人。
日夜:白天黑夜。
衣食迫:为衣食忙碌。
岂伊:难道是。
理当然:天经地义。
或者:还是。
养未得:养育不足。
我歌:我吟唱。
南风诗:《南风》这样的诗。
归坐:回到座位。
叹息:叹息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普通市井生活的景象,通过对比鸟儿自由自在寻找食物的情形,与人们为衣食奔波劳累的境况,表达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不平等的感慨。诗中的“岂伊理当然”一句,质疑了这种不平等是否合乎自然法则和道德常理。

“鸟鸣高屋上,饥顾朝求食。”两句描写早晨鸟儿在高屋檐上鸣叫,表明它们即将出去觅食,这是大自然的常态,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扰扰市井人,日夜衣食迫。”则转向描绘人们在城市中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昼夜不息地为着衣食所困,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出社会生活的艰辛和压力。

“我歌南风诗,归坐还叹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写作中寻找慰藉,但仍旧无法释怀,对于现实中的不公平与困顿,只能通过文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对于社会不平等的无奈和思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杂兴·其二

凤凰游海滨,寥寥寡俦侣。

系岂无羽族,仙凡难杂处。

翱翱千仞上,不见鸾鹤举。

俯视蓬蒿中,燕雀集几许。

同鸣鲜好音,志在得其所。

物各以类聚,达哉先民语。

(0)

感怀

海上成连去不回,人间都道伯牙非。

知音纵有钟期在,一半琴心已化灰。

(0)

村居·其三

东冈有田舍,云是隐君门。

障日借邻树,避人居远村。

用悭囊讳涩,汲少井难浑。

吾欲从之往,相依长子孙。

(0)

咏古三首和陶.二疏

王事云靡盬,贞臣敢求去。

愧彼尸位流,庶几践高趣。

车马盈东门,鸿鹄已骞举。

吾思二疏心,岂厌太子傅。

华毂而朱轮,赭衣满道路。

公卿若小吏,要领那得顾。

国体贵善全,没齿获令誉。

权势相倾轧,旁观代深虑。

牵犬入上蔡,惜未识时务。

白帢以临刑,悲哉负儒素。

钟鸣漏尽时,下士竟弗悟。

知几其如神,危事岂在著。

(0)

春色将还无端兴感风前花下率意口号汇而录之·其四

自别龙眠长薜萝,天风吹绿下槃阿。

徐陵文字东游少,殷浩声名北去多。

鸠欲依人难择木,燕知得食便营窠。

晓来闻道村沽美,且上江楼倒叵罗。

(0)

叠韵柬待石园主人

闲来岁月似壶中,春到园林杂翠红。

万树排檐朝过雨,一镫摇影夜吟风。

眼前花柳添诗料,腕底云烟夺画工。

会有徵车停户外,逃名老去注鱼虫。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