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云靡盬,贞臣敢求去。
愧彼尸位流,庶几践高趣。
车马盈东门,鸿鹄已骞举。
吾思二疏心,岂厌太子傅。
华毂而朱轮,赭衣满道路。
公卿若小吏,要领那得顾。
国体贵善全,没齿获令誉。
权势相倾轧,旁观代深虑。
牵犬入上蔡,惜未识时务。
白帢以临刑,悲哉负儒素。
钟鸣漏尽时,下士竟弗悟。
知几其如神,危事岂在著。
王事云靡盬,贞臣敢求去。
愧彼尸位流,庶几践高趣。
车马盈东门,鸿鹄已骞举。
吾思二疏心,岂厌太子傅。
华毂而朱轮,赭衣满道路。
公卿若小吏,要领那得顾。
国体贵善全,没齿获令誉。
权势相倾轧,旁观代深虑。
牵犬入上蔡,惜未识时务。
白帢以临刑,悲哉负儒素。
钟鸣漏尽时,下士竟弗悟。
知几其如神,危事岂在著。
这首清代诗人蒋敦复的《咏古三首和陶.二疏》表达了对古代忠贞之臣坚守节操的赞美,以及对权势斗争与社会风气的忧虑。诗中提到“王事云靡盬”,意指繁重的政务尚未完成,“贞臣敢求去”表达出忠臣即使面临困境也敢于请辞的决心。诗人将自己比作汉代的疏广、疏受两位廉洁自持的官员,他们虽身处高位,但不为权势所动,宁愿辞官以实践高尚的志趣。
“车马盈东门,鸿鹄已骞举”描绘了他们离职时的景象,暗示着他们的高洁品行如同鸿鹄展翅高飞。“吾思二疏心,岂厌太子傅”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对教育后辈的重视,即使不做太子傅这样的官职也不以为厌。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华毂而朱轮,赭衣满道路”描述了权贵们的奢华与底层人民的困苦,公卿小吏忙于权斗,无暇顾及民生。“国体贵善全,没齿获令誉”则表达了对国家体面和道德完整的追求,即使牺牲个人利益,也要赢得身后美名。
最后,诗人借古人之例警示世人,“牵犬入上蔡,惜未识时务”,批评那些不知变通的人,以及“白帢以临刑,悲哉负儒素”的悲剧,暗示了在动荡时局中保持儒雅风度的不易。整首诗寓言深刻,对古代忠贞与现实权势进行了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我是先忧人,羞称独乐寺。
独乐乐无著,先忧忧未塈。
寂静彼禅房,往者曾题字。
春风马上看,自哂成何事。
梵宇久凋零,落色源流画。
云胡无碍佛,运亦有隆杀。
阇黎志安饱,六檀非所快。
颓风不独兹,若曹奚足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