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忧人,羞称独乐寺。
独乐乐无著,先忧忧未塈。
寂静彼禅房,往者曾题字。
春风马上看,自哂成何事。
梵宇久凋零,落色源流画。
云胡无碍佛,运亦有隆杀。
阇黎志安饱,六檀非所快。
颓风不独兹,若曹奚足怪。
我是先忧人,羞称独乐寺。
独乐乐无著,先忧忧未塈。
寂静彼禅房,往者曾题字。
春风马上看,自哂成何事。
梵宇久凋零,落色源流画。
云胡无碍佛,运亦有隆杀。
阇黎志安饱,六檀非所快。
颓风不独兹,若曹奚足怪。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过独乐寺戏题》。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独乐寺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我是先忧人,羞称独乐寺”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身份,自称为“先忧人”,即先为他人忧虑的人,并且对独乐寺有所避讳,暗示了独乐寺在他心中的特殊地位。
颔联“独乐乐无著,先忧忧未塈”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情感。独乐乐,即独自享受快乐,但诗人却说“无著”,意为没有着落,没有满足感;先忧忧,则是先为他人的忧虑,但“未塈”,即还未得到解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颈联“寂静彼禅房,往者曾题字。春风马上看,自哂成何事”描绘了独乐寺的环境与氛围,禅房的寂静与往日的题字形成对比,而诗人骑马在春风中观赏,不禁自嘲,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或追求。
尾联“梵宇久凋零,落色源流画。云胡无碍佛,运亦有隆杀。阇黎志安饱,六檀非所快。颓风不独兹,若曹奚足怪”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独乐寺的命运,以及社会变迁对宗教、文化的影响。梵宇的凋零、落色的画、无碍的佛、隆杀的运、阇黎的志安饱、六檀的非所快,都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两句“颓风不独兹,若曹奚足怪”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普遍性认识,认为这种变化并非独独发生在独乐寺,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不必过分惊讶或责怪。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帝王兼文学家的多面才华。
昔在兵曹日,长怀胄监贤。
退朝先解佩,扣户即登筵。
沽酒尊频倒,移灯句共联。
白头推翰相,綵笔会蓬仙。
醉夺青绫被,寒分白氎毡。
闻鸡愁夜雨,骑马爱春天。
改秩俄南北,还家乃后先。
西楼初看竹,南涧复听泉。
神剑惊重合,蠙珠得再连。
莫辞烧烛坐,且复对床眠。
窥户来雏鹤,蹲枝啸冻鸢。
窗虚风淅淅,檐迥雪翩翩。
旧赏随云散,新愁共月悬。
清才属群彦,高咏信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