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士在山泽,五月恒被裘。
饥食商山芝,渴饮颍水流。
世人不可见,巢许相与游。
伊我欲求之,巾车陟崇丘。
芳草满涧阿,松柏荫道周。
欢然延入室,玄言为我酬。
愿此谢尘鞅,卒岁以为俦。
有士在山泽,五月恒被裘。
饥食商山芝,渴饮颍水流。
世人不可见,巢许相与游。
伊我欲求之,巾车陟崇丘。
芳草满涧阿,松柏荫道周。
欢然延入室,玄言为我酬。
愿此谢尘鞅,卒岁以为俦。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拟古(其二)》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泽的高士形象。诗中通过写这位士人即使在五月仍穿着皮衣,以芝草充饥,饮用颍水解渴,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他的隐逸生活鲜为人知,只有巢父许由这样的贤者能与他为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能登高山丘,探寻这样的隐士,并期待能与他们共度岁月,远离尘世的烦扰。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环境的细致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传达出对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的理想追求。
夙怀山水心,梦寐向东越。
闻为会稽行,独此羡明发。
渡江信春潮,泊馆食野蕨。
平时异梁鸿,但泛镜湖月。
寒溪翠拖碧玉带,苍山晴卧蜕骨龙。
水边苦竹抽肥笋,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缆宿明镜,昭亭庙古攒瘦松。
阴风雨电潭心起,云遮北岭如墨浓。
田秧浸绿白鹭立,内史出喜嘉宾从。
昔时谢公来赛神,兰肴作椒金作钟。
联诗姓何名已失,板蠹粉落虫鸟踪。
我乡复传召南化,磨镂黑石君亦逢。
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
始识仙掌大,颇似揽造化。
赤手无所为,风雨漏指罅。
又观莲华峰,上有莲开谢。
一朝秋色高,莲叶或飘下。
今闻太守行,见隼画车驾。
仙掌与莲花,日久可以诧。
长安道上人,任见不须借。
况多耐老药,民将待黄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