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

始识仙掌大,颇似揽造化。

赤手无所为,风雨漏指罅。

又观莲华峰,上有莲开谢。

一朝秋色高,莲叶或飘下。

今闻太守行,见隼画车驾。

仙掌与莲花,日久可以诧。

长安道上人,任见不须借。

况多耐老药,民将待黄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dàocuìlángzhōngzhīhuázhōu
sòng / méiyáochén

wǎngniánguānzhōngdàobàngjiàntàihuá

shǐshíxiānzhǎnglǎnzàohuà

chìshǒusuǒwèifēnglòuzhǐxià

yòuguānliánhuáfēngshàngyǒuliánkāixiè

cháoqiūgāoliánhuòpiāoxià

jīnwéntàishǒuxíngjiànsǔnhuàchējià

xiānzhǎngliánhuājiǔtuō

chángāndàoshàngrénrènjiànjiè

kuàngduōnàilǎoyàomínjiāngdàihuáng

注释
太华:指西岳华山。
仙掌:指华山上的仙掌峰。
造化:自然,天地。
赤手:空手,没有携带任何东西。
隼:一种猛禽,此处形容车驾的装饰。
黄霸:汉代贤臣,以政绩卓著闻名。
翻译
过去我进入关中时,路边曾见到西岳华山。
初次见识到仙掌峰的雄伟,仿佛能揽住天地自然。
空手无事,风雨却从缝隙中渗入。
再看那莲花峰,峰顶莲花盛开凋谢。
一日秋意渐浓,莲叶随风飘落。
今日听说太守出行,乘坐装饰有鹰形图案的车驾。
仙掌和莲花,时间久了就会让人惊叹。
长安路上的人们,无需借景也能欣赏。
更何况这里多有延年益寿的药材,百姓期待着像黄霸那样的好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通过对过往华州时所见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对友人赴任的祝愿和对当地风土的赞美。首句“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回忆了诗人以前路过华州,被太华山的雄伟所震撼。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仙掌”和“莲花”象征着华州的神奇与美丽,暗示友人的任职之地非凡。

“赤手无所为,风雨漏指罅”形象地描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即使空手无物,也能感受到风雨的侵袭,暗喻友人在任上需应对各种挑战。“莲华峰”和“莲开谢”则寓意着季节更迭,提醒友人珍惜时光。

“一朝秋色高,莲叶或飘下”进一步渲染了华州的景色变化,以秋叶飘零象征人事代谢。最后,诗人以“长安道上人,任见不须借”表达对华州百姓的信任,他们无需外求,就能欣赏到如画的风景。

结尾处,“况多耐老药,民将待黄霸”祝愿友人如同黄霸那样造福一方,带给百姓长寿之药般的政绩。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华州的赞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十葛仙坛

仙翁犹在时,坛上何设施。

仙翁一去后,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

嗟嗟天壤内,共是枯鱼池。

(0)

感秋

徙倚重咨嗟,非缘惜岁华。

关山异乡客,砧杵别人家。

天冷云含日,溪清水献沙。

屈魂终不返,悲思更无涯。

(0)

送演教大师东游

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

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

通塞随天命,遨游遍海涯。

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

(0)

和君赐题尧辅斋壁

书林老仙头欲斑,近日卜居吴楚间。

麻姑世界尽赢得,羲皇兴味先追还。

川流切对夏无暑,山月出来门未关。

笑杀区区躁求者,不因贫病不曾閒。

(0)

龟峰精舍

去县二十里,路平时正春。

四山唯有石,一寺更无尘。

融结疑天意,经营忆古人。

但知安乐处,何必是金身。

(0)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其一

长见江淹杂体诗,碧云非是惠休词。

试言日暮佳人怨,何事高僧却得知。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