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演教大师东游》
《送演教大师东游》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

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

通塞随天命,遨游遍海涯。

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

(0)
注释
野客:指不拘于世俗的知己。
发渐华:头发逐渐斑白,象征岁月流逝。
衣冠:指穿戴的服饰。
异教:指非本土的文化或宗教。
言行似儒家:行为举止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
通塞:通达和困阻。
天命:天意,命运。
遨游遍海涯:广泛游历各地。
武夷应有会:武夷山中应该有志趣相投的人。
好去:最好去。
流霞:传说中的仙酒。
翻译
长久以来,我与野客相识甚深,岁月流逝,头发渐渐斑白。
尽管穿着异族服饰,但我们的言行举止却遵循儒家风范。
人生的通达或困阻听凭天意安排,我遍游四海天涯。
武夷山中定有志同道合之人,我该启程了,去畅饮那仙酿流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所作,名为《送演教大师东游》。诗中描述了对一位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品行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遨游和醉心山水的向往。

首句“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表明诗人与这位友人已结下深厚的情谊,时间流转,他们的友情如同树木一般,历经岁月而愈加茁壮成长。

接着,“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一句,不仅描绘了友人的外在装扮不同于常人,而且其言谈举止也如同儒家的君子般庄重典雅。这里的“异教”可能指的是佛道等其他宗教信仰,而“儒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德行和礼节的一派。

“通塞随天命,遨游遍海涯”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顺应自然天命的向往,以及对广阔世界的探索欲望。诗人希望能够像友人一样,无拘无束地旅行到世界各个角落。

最后,“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表达了诗人的愿景,即在美丽的武夷山中与这位友人相聚,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陶醉之情。这里的“醉流霞”既可以理解为在美景中忘却烦恼,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于高洁品行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怀王粹夫

我游当蓟北,君隐在墙东。

两地魂俱断,中宵梦不同。

烛销山店雨,笳散戍楼风。

雪后无南雁,乡书何处通。

(0)

秋日同汝翔伯孺惟起集汝大山斋

高斋秋气清,残暑坐来轻。

竹外商飙度,松间天籁生。

一杯桑落酒,千载薜萝盟。

我辈疏狂甚,谁当嵇阮名。

(0)

游虎邱寺

一棹过兰若,斋心礼法华。

荒坟深踞虎,古木乱栖鸦。

宝塔凌空迥,幽岩逗月斜。

生公讲亭在,何处有袈裟。

(0)

和北吴歌·其十八

蓟北雪飞十月天,孤村云冻破炊烟。

风酸路滑行人绝,犹见老僧驴背眠。

(0)

早发

归途贪看月,带睡促宵征。

旅梦风吹断,客心雁过惊。

路穷常遇水,云散渐临城。

晓气清如此,连朝雨乍晴。

(0)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其七

夜光人影共阑珊,裁就新诗月上栏。

浅黛娇红争眼媚,此回尽作梦中看。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