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浩叹》
《浩叹》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古风

浩叹复浩叹,宁知亲眼见。

相彼天雨雪,必有先集霰。

蚁穴不知防,鲸波今汗漫。

君子虑兢危,小人尚欺诞。

已矣无与言,归去耕吾畔。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浩叹》,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诗中以“浩叹”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心不古的感慨。

首句“浩叹复浩叹,宁知亲眼见”,开篇即以“浩叹”二字点题,表明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和复杂。接着“宁知亲眼见”,反问语气强烈,意在强调诗人亲眼目睹了世间种种变迁,内心深受触动。

接下来,“相彼天雨雪,必有先集霰”,以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现象,通过“天雨雪”与“先集霰”的对比,暗示了社会变革的必然性和不可逆转性。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象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考。

“蚁穴不知防,鲸波今汗漫”,进一步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对比。蚂蚁虽小,却能预见危机;而人类社会,面对潜在的风险却往往视而不见。这里以“蚁穴”与“鲸波”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描绘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君子虑兢危,小人尚欺诞”,诗人在此揭示了社会道德的两极分化。君子谨慎行事,忧虑危难;而小人则欺骗虚伪,不守诚信。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

最后,“已矣无与言,归去耕吾畔”,诗人似乎感到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选择退一步,回归田园,寻求心灵的宁静。这既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刻剖析。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赠梅处士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0)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

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

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解带怜高柳,移床爱小溪。

此来相见少,正事各东西。

(0)

酬元员外见寄八韵

旧隐梦牵仍,归心只似蒸。

远青怜岛峭,轻白爱云腾。

艳冶丛翻蝶,腥膻地聚蝇。

雨声连洒竹,诗兴继填膺。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众人忘苦苦,独自愧兢兢。

处世无他望,流年有病僧。

时惭大雅客,遗韵许相承。

(0)

怀武陵因寄幕中韩先辈何从事

武陵嘉致迹多幽,每见图经恨白头。

溪浪碧通何处去,桃花红过郡前流。

常闻相幕鸳鸿兴,日向神仙洞府游。

凿井耕田人在否,如今天子正徵搜。

(0)

寄殷尧藩

直道知难用,经年向水滨。

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就学多新客,登朝尽故人。

蓬莱自有路,莫羡武陵春。

(0)

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陆路至黄檗馆路上遇风雨作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

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

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

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

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

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

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

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