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看东南暮看西,蜀天只怕上头低。
东边日出纯无用,云暗上头三尺泥。
早看东南暮看西,蜀天只怕上头低。
东边日出纯无用,云暗上头三尺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学佺的《夔府竹府词四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夔府(今重庆奉节一带)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气候特点。诗人通过观察日出的方向变化,表达了对蜀地天气多变的感慨。
"早看东南暮看西",形象地写出夔府地区因地形影响,早晨阳光从东方升起时,人们需要频繁调整视线方向,以适应天空的变化。"蜀天只怕上头低",则暗示了这里的天空似乎更低矮,可能是因为山势险峻,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东边日出纯无用",诗人看似抱怨日出没有带来预期的温暖和明亮,实则寓言般地反映了当地天气阴晴不定,即使阳光初升也无法驱散浓重的云层。"云暗上头三尺泥",进一步描绘了天空被乌云遮蔽,地面湿滑的景象,给人以阴冷潮湿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日常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夔府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诗人对此的独特感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徒,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十日狂风雨。扫园林、红香万点,送春归去。
独有荼开未到,留得一分春住。早杨柳、趁晴飞絮。
可奈暖埃欺昼永,试薄罗衫子轻如雾。
惊旧恨,到眉宇。东风台榭知何处。
问燕莺如今,尚有春光几许。
可叹一年游赏倦,放得无情露醑。
为唤取、扇歌裙舞。
乞得风光还两眼,待为君、满把金杯举。
扶醉玉,伴挥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