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早行》
《又和早行》全文
宋 / 范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拂曙征人各向方,乍明林野更青苍。

云头漏日开秋色,马足翻沙破晓霜。

时事罕闻心愈静,故人不见恨空长。

怜君素爱还乡乐,行役虽劳肯暂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拂曙征人各向方,乍明林野更青苍”以“拂曙”点明时间,晨光初照,万物皆醒,征人各自踏上不同的路程,林野在晨光中呈现出更深的青绿色调,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颔联“云头漏日开秋色,马足翻沙破晓霜”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云层间透出的日光,为秋天的景色添上了几分明亮,而马蹄踏过沙地,打破了清晨的霜冻,既展现了动态之美,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颈联“时事罕闻心愈静,故人不见恨空长”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故人的思念。尽管外界变化繁多,但诗人的心却愈发宁静,这可能是因为他专注于眼前的旅程,或是内心深处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并未因距离而减弱,反而在心中不断生长,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尾联“怜君素爱还乡乐,行役虽劳肯暂忘”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向往,也对远方的旅人抱有同情之心,认为即使长途跋涉、劳苦备尝,也无法磨灭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这一句充满了人文关怀,将个人情感与普遍人性相连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自然、时间和人情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和人文情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范纯仁

范纯仁
朝代:宋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
猜你喜欢

南柯子·空挂纤纤缕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0)

寄生草·无我原非你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
茫茫着甚悲愁喜?
纷纷说甚亲疏密。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0)

望江南·随身伴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
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
孰与话轻柔?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
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
脉脉使人愁!

(0)

红楼梦十二曲——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0)

琴曲四章

风箫箫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
倚桂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0)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