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精诚草木知,霜林忽见笋离离。
临风暗咒休成竹,正是高堂进膳时。
孝子精诚草木知,霜林忽见笋离离。
临风暗咒休成竹,正是高堂进膳时。
这首诗名为《冬笋》,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林朝崧。诗中以孝子的情感为核心,通过描绘冬日里孝子对母亲的深情关怀,展现了中国传统孝道之美。首句“孝子精诚草木知”,以孝子的真诚感动了周围的草木,暗示其孝心之深;次句“霜林忽见笋离离”,通过冬日霜林中冒出的新笋,形象地写出孝子对母亲饮食的关心,因为笋是冬季稀有的食材,可能意味着家中的膳食改善。
“临风暗咒休成竹”一句,孝子对着风轻轻祈祷,希望那些即将长成的竹子不要继续生长,因为他知道此时正是母亲需要这些嫩笋作为食物的时候。这表达了孝子对母亲需求的细腻体察和无私的付出。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以自然景象寄托人情,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赞美和对家庭亲情的深深眷恋。
天柱与天目,曾栖绝顶房。
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
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
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