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尤其是送一位僧人前往名山——天台的场景。开篇“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表达了僧人的行脚与对高处修行的向往。"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则让人联想到离别之情和孤独的旅途,夕阳下的僧人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中“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两句,或许是对远方某地夜晚焚香的遥想,以及船行海上的波涛。这里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深远的思念。
最后,“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鼓励,或许是在告诫僧人将来还会有所托付,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激励,不要因为年迈而感到无能。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对友情和信仰的珍视,以及面对自然界时的人文情怀。
自喜还家入郡闳,久无书简到京城。
棋观每笑机心巧,琴断还忧曲意生。
厚禄万钟身外薄,冷泉千尺耳边清。
来诗咏叹陶然乐,疑梦钧天奏九成。
落雪纷纷甚羽毛,相逢淮上系轻舠。
压低酒力威棱健,助豁诗怀气象豪。
两岸远山供玉障,一天长水尽云涛。
归欤喜见丰年瑞,南顾无烦帝力劳。
朝野欢和际,君臣恺乐时。
圣谟天地久,睿藻日星垂。
内閤群编启,灵函众宝披。
光华颁帝翰,密勿宠官师。
雨露神毫洒,风云上意绥。
翱翔转鸾凤,夭矫奋龙螭。
侍宴聆清问,衔杯拱睟仪。
御香蒙领袖,和气入肝脾。
言念宸恩重,曾非贱士遗。
天颜瞻咫尺,臣职愧箴规。
补阙难言衮,倾心窃比葵。
养贤兼养正,所愿易求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