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入天台》
《送僧入天台》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tiāntái
táng / pín

suíyuántiāntáiyòudēng
chángtíngjiùbiéluòxíngsēng

shāoshānchùqiūfānlàngcéng
shíshòujīnwèilǎonéng

翻译
拿着锡杖随缘前往,再次踏上天台山的旅程。
曾经分别的长亭路边,夕阳下独自行走的僧人。
夜晚何处山火熊熊,秋天的航船在几重波浪中摇曳。
将来若有机会授戒,不要因为我年老而轻视我。
注释
锡:指僧人的锡杖,象征修行者的身份。
天台:地名,浙江天台山,佛教圣地。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于送别。
落日:傍晚的太阳,象征时光流逝。
独行僧:独自出行的僧人。
夜烧山:可能是夜晚的野火或修行中的禅定景象。
秋帆:秋季的船只,可能暗示旅途。
几层:形容波浪起伏的程度。
他时:未来某个时候。
授巾拂:授予僧帽和拂尘,表示正式的宗教仪式。
老无能:年老力衰,但这里可能含有自谦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尤其是送一位僧人前往名山——天台的场景。开篇“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表达了僧人的行脚与对高处修行的向往。"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则让人联想到离别之情和孤独的旅途,夕阳下的僧人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中“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两句,或许是对远方某地夜晚焚香的遥想,以及船行海上的波涛。这里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深远的思念。

最后,“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鼓励,或许是在告诫僧人将来还会有所托付,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激励,不要因为年迈而感到无能。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对友情和信仰的珍视,以及面对自然界时的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南康公馀有作

道未中充气未闳,圣神遭遇本寒生。

廷中入愧言无补,岭下来欣治有名。

世路计身焉用巧,古人逢物要推诚。

从容章贡台前望,赣水秋天一样清。

(0)

和彦涂田曹见寄

自喜还家入郡闳,久无书简到京城。

棋观每笑机心巧,琴断还忧曲意生。

厚禄万钟身外薄,冷泉千尺耳边清。

来诗咏叹陶然乐,疑梦钧天奏九成。

(0)

和淮上喜雪呈贯之

落雪纷纷甚羽毛,相逢淮上系轻舠。

压低酒力威棱健,助豁诗怀气象豪。

两岸远山供玉障,一天长水尽云涛。

归欤喜见丰年瑞,南顾无烦帝力劳。

(0)

谢赐飞白御书晏群玉殿

朝野欢和际,君臣恺乐时。

圣谟天地久,睿藻日星垂。

内閤群编启,灵函众宝披。

光华颁帝翰,密勿宠官师。

雨露神毫洒,风云上意绥。

翱翔转鸾凤,夭矫奋龙螭。

侍宴聆清问,衔杯拱睟仪。

御香蒙领袖,和气入肝脾。

言念宸恩重,曾非贱士遗。

天颜瞻咫尺,臣职愧箴规。

补阙难言衮,倾心窃比葵。

养贤兼养正,所愿易求颐。

(0)

和戴天使重阳前一夕宿长沙驿二首·其二

楚馆夜衾凉,离人念故乡。

远吟只觉苦,归梦不成长。

壁有寒蛩怨,邻闻绿蚁香。

登高在何处,明日宴山阳。

(0)

司徒侍中杜公挽辞三首·其一

早退轻高位,孤风振昔贤。

上思终不已,民望日依然。

荣宠三增秩,优游十换年。

请看良史旧,德孰似公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