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富春赠孙璐》
《富春赠孙璐》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天柱与天目,曾栖绝顶房。

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

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

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zèngsūn
táng / pín

tiānzhùtiāncéngjuédǐngfáng
qīngyúnqiúwǎnbáizuòjiācháng

jǐngtōngcháoxìnchuāngfēngyǐnhǎiliáng
píngshēngshīchēngzàilǎofáng

翻译
天柱山和天目山,曾经有僧房位于最高峰。
直到晚年才追求官位,白天在家悠然度过时光。
井水波动反映着潮汐的信息,窗户的风带来海边的清凉。
一生以诗闻名,即使年老体衰,又何妨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角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天柱与天目"指代山巅之处,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曾经登临绝顶所建之房,显示出超凡脱俗的情怀。接着,"青云求禄晚"和"白日坐家长"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顺应与融入,寻找功名利禄却不急于一时,而是悠然自得地在家中度过漫长的一天。

下片"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写出了诗人居所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井水能够预知潮汐的变化,窗前之风又能带来远方海洋的清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更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泰。

最后两句"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表明诗人一生以诗著称,而到了年迈时依然自得其乐,无所忧虑。这既是对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肯定,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高洁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自然、自在生存的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再用前韵集句·其七

少年心壮轻为客,不寄梅花远信来。

为见行舟试借问,看花出约几时回。

(0)

失调名

脸薄难藏泪,眉长易觉愁。

(0)

南歌子.夜坐

霜结凝寒夜,星辉识晓晴。兰膏重剔且教明。

为照梢头香缕、一丝轻。坐久看看困,新词缀未成。

梅花熏得酒初醒。更向耳边低道、月三更。

(0)

临江仙.赏花

忆昔去年花下饮,团栾争看酴醾。

酒浓花艳两相宜。醉中尝记得,裙带写新诗。

还是春光惊已暮,此身犹在天涯。

断肠无奈苦相思。忧心徒耿耿,分付与他谁。

(0)

次韵刘耘庐

江南有故事,极热介秋夏。

空斋得幽景,众绿天所画。

对景惬余情,谈文及兹暇。

山风吹池月,不似城中夜。

百年易过花,万事庶生蔗。

羲和如走马,疾急不可靶。

何妨奴严光,讵肯吏侯霸。

一笑且披襟,新凉自无价。

(0)

欧阳时可来访感而问之故临别赠此

二十七年重合并,旧游回首绝堪惊。

世间至竟寿多辱,造物不如君有情。

白苧春风留古意,青灯夜雨话平生。

子由无复连床日,赖有秦黄是弟兄。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