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人下第归宛陵》
《送友人下第归宛陵》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天涯长恋亲,阙下独伤春。

拟住还求己,须归不为身。

临岐仍犯雪,挂席始离尘。

共泣东风别,同为沧海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ǒurénxiàguīwǎnlíng
táng / pín

tiānchángliànqīnquēxiàshāngchūn
zhùháiqiúguīwèishēn

línréngfànxuěguàshǐchén
gòngdōngfēngbiétóngwèicānghǎirén

翻译
在遥远的地方长久思念亲人,独自在京都感叹春天的流逝。
本想在这里定居,但最终还是为了自己决定回归,不是为了自身的需求。
在分别的路口,冒着风雪前行,离开喧嚣的城市。
与东风一同哭泣告别,我们都如同沧海中的一粟,共同漂泊。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离别的深切感伤和无尽乡愁。"天涯长恋亲,阙下独伤春"两句描绘出诗人在高处眺望,心中充满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即将到来的春日的孤独哀伤。"拟住还求己,须归不为身"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他渴望留下又不得不选择离去。

"临岐仍犯雪,挂席始离尘"写出了行旅途中的艰难与环境的恶劣,以及诗人在这困境中依然不忘初心。最后两句"共泣东风别,同为沧海人"则是对友人的深情寄托,无论彼此将来流离失所于何处,都应共同珍惜这份离别之痛,并以此作为彼此之间难断的缘分。

诗中充满了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了自己的哀愁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士人怀念故土、珍惜缘分的情操。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送田少府贬苍梧

沈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0)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其二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虚台私自怜。

(0)

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

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0)

宿毕侍御宅

交情频更好,子有古人风。

晤语清霜里,平生苦节同。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薄寒灯影外,残漏雨声中。

明发南昌去,回看御史骢。

(0)

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三峰花畔碧堂悬,锦里真人此得仙。

玉体才飞西蜀雨,霓裳欲向大罗天。

彩云不散烧丹灶,白鹿时藏种玉田。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诀一延年。

(0)

送陈供奉恩敕放归觐省

得意今如此,清光不可攀。

臣心尧日下,乡思楚云间。

杨柳依归棹,芙蓉栖旧山。

采兰兼衣锦,何似买臣还。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