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桐君山用萨天锡原韵》
《游桐君山用萨天锡原韵》全文
清 / 金志章   形式: 古风

桐庐江水见底清,桐君山色青绕城。

仙人指桐去千载,至今草木犹知名。

我来六月火云赤,为访名山侵晓出。

芒鞋竹笠紫蕉衣,潇洒行踪杂樵牧。

松风迎客如有灵,笙竽响答洪涛应。

丹崖转处洞门豁,石壁袅袅垂苍藤。

危楼一凭尘怀少,欲把仙书拾瑶草。

西飞海鹤不归来,岭上荒祠白云老。

(0)
鉴赏

这首清代金志章的《游桐君山用萨天锡原韵》描绘了诗人游览桐庐江边桐君山的景象。首句“桐庐江水见底清”展现了江水清澈见底的宁静之美,而“桐君山色青绕城”则点明了山色青翠环绕城市的生机。接下来,“仙人指桐去千载,至今草木犹知名”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以及自然景物因传说而流传的深远影响。

诗人六月炎炎夏日来访,穿着简朴的芒鞋竹笠和紫蕉衣,显得洒脱随性,与山间樵夫牧童的生活融为一体。“松风迎客如有灵,笙竽响答洪涛应”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松风以灵性,以笙竽声回应涛声,营造出神秘而和谐的氛围。进入山中,“丹崖转处洞门豁,石壁袅袅垂苍藤”,描绘了洞穴入口开阔,石壁上藤蔓垂挂的景象,富有深邃和幽静之感。

在登高过程中,诗人“危楼一凭尘怀少,欲把仙书拾瑶草”,流露出对仙道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然而,“西飞海鹤不归来,岭上荒祠白云老”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桐君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金志章
朝代:清

清浙江钱塘人,初名士奇,字绘卣,号江声。雍正元年举人,由内阁中书迁侍读,出为直隶口北道。工诗,与杭世骏、厉鹗齐名。性闲旷,山行终日不厌,人目为“烟霞水石间客”。有《江声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陈西崦挽词二首·其二

不尽胸中蕴,康时与致君。

未应才执戟,忽去作修文。

清节梅花屋,闲身马鬣坟。

铭旌瞻不及,双泪落南云。

(0)

送周竹友虎皮时权郡事

桂东山中何所有,于菟嘷风阿香吼。

鬼行狙伏尘不惊,石八强弓射生手。

去年腊月雪塞村,射公家家肉满门。

有皮斑斑五花文,须爪完具无箭痕。

向来鹿豕一口吞,四蹄如瓠八尺身。

扣门邀我酬万钱,猛气尚欲凌苍烟。

深山大泽谁得前,摩挲忽此惊华颠。

喜君风骨清且妍,赠君春风紫茸毡。

蠹钻塺润与爱惜,风檐展上雪色壁。

知君为政今渡河,欲寄他时恐难得。

(0)

寄题李叔谊莲峰书院

高原陆地无莲花,此峰刻画天与状。

李君下构三千楹,读书月明调悲壮。

向来濂溪卜庐山,莲花峰下溪之源。

半山争墩未苦贤,掘地何处无流泉。

(0)

颁春曲

颁春亭上罗官斑,黛泥骨碎鞭影间。

苍虬争走青帝敕,阊阖轧损玻璃环。

花神谢事即□起,东畔赐绯南赐紫。

细腰学舞圆□歌,旗亭竹根枯野水。

防江战士卧不惊,风吹雨洗淮土青。

街头父老说新事,城里倍放今年灯。

(0)

偈颂八十五首·其五十一

者老和尚,元无所向。一味麻皮头,做出万般样。

我也无端被伊葛藤一上,惭愧桩子倒了也。

衔怨衔恩,含悲合笑,烧一炷香供养。

(0)

颂古十六首·其十三

问处赤心片片,答处不负来机。

今有问灵隐,如何是实际理地。

天长地久,海晏河清,恁么则事同一家。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