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柏溪沈先生墨竹》
《题柏溪沈先生墨竹》全文
明 / 袁宗道   形式: 古风

柏溪先生二室英,手抉云汉披瑶琼。

床头百斗自浮湛,胸中五车斗纵横。

兴来和墨扫生绢,幅幅宛出淇园清。

古色莽苍风雨黯,元气淋漓鬼神惊。

珍重一竿世稀有,已觉渭川无千亩。

瑟瑟霜叶动秋涛,冥冥烟干蟠苍虬。

瞥睹寒气生两腋,白云冉冉堕虚牖。

遥想盘礴落笔时,潇湘失色神龙走。

吁嗟沈翁直节似此君,翛翛得意兼得神,湖州太常非其伦。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名为《题柏溪沈先生墨竹》。诗中描绘了沈先生所绘之竹的高雅与生动,以及其艺术造诣之深。

首先,诗中以“柏溪先生二室英”开篇,将沈先生比作柏溪山中的杰出人物,暗示其非凡的艺术才能。接着,“手抉云汉披瑶琼”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沈先生挥毫泼墨时的豪迈与自由,仿佛能摘取天上的云彩和瑶池的美玉。

“床头百斗自浮湛,胸中五车斗纵横”则进一步展现了沈先生的才情横溢,床头的墨斗仿佛能自行浮动,而他的心中藏有丰富的知识,如同五车星斗般广阔。

“兴来和墨扫生绢,幅幅宛出淇园清”描绘了沈先生创作时的激情与灵感,他挥洒自如,每一幅作品都如同淇园的清水一般清新脱俗。

“古色莽苍风雨黯,元气淋漓鬼神惊”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沈先生作品的深邃与震撼力,仿佛能引发风雨,触动鬼神。

“珍重一竿世稀有,已觉渭川无千亩”表达了对沈先生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的赞赏,认为其作品价值连城,超越了寻常的审美范畴。

“瑟瑟霜叶动秋涛,冥冥烟干蟠苍虬”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的动态美与生命力,霜叶在秋风中摇曳,烟干中盘旋着苍虬,生动形象。

“瞥睹寒气生两腋,白云冉冉堕虚牖”则通过个人的感受,表现了作品带给观者的深刻印象,仿佛能感受到寒气从两腋生发,白云飘落在空窗之中。

最后,“遥想盘礴落笔时,潇湘失色神龙走”描绘了沈先生创作时的神韵与气势,想象中潇湘之地的景色因之失色,神龙在空中飞舞,展现出作品的非凡魅力。

“吁嗟沈翁直节似此君,翛翛得意兼得神,湖州太常非其伦”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沈先生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人品与艺术风格皆如竹子般高洁挺拔,远超常人,湖州太常这样的地位在他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对沈先生墨竹作品的细腻描绘与高度赞扬,不仅展现了其艺术才华,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袁宗道

袁宗道
朝代:明   字:伯修   籍贯:荆州府公安   生辰:1560—1600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猜你喜欢

战城南

城南之战,风沙漫漫。

智者在后愚者前,后者无恙前者颠。

老聃有明戒,无为天下先。

君子守其雌,保己终百年。

(0)

题美人

爱汝飘飖月下游,相看无语使人愁。

流传玉女难描尽,如此何须顾虎头。

(0)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其三

江南二月疑飞雪,香韵因风知是梅。

索笑檐前清不极,芳春端占百芯开。

(0)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其一

步月河梁喜及秋,相看月色照东流。

无情最是城头月,流水何心管别愁。

(0)

榕城春日

自从五月入江城,犹滞故园三日程。

万里驱驰还是客,百年行止总浮生。

夜来每系松楸梦,春到宁忘杨柳情。

安得干戈不阻绝,归人搔首乐升平。

(0)

武夷有茶灶石酒杯洞大藏峰翰墨峰仙机岩棋盘石天壶峰大小廪石幔亭峰仙迹石水帘洞投龙洞汉祀坛大隐峰升真洞一线天灵岩石晚对峰虹桥金鸡洞钟峰玉女峰妆镜台铁笛岩天游峰钓矶石偶即景写怀馀未尽书也·其二

我欲编茆曲水傍,白云黄鹤共翱翔。

纵游芳草寻春远,閒对赤松驻日长。

茶灶岩边泉渍冷,酒杯洞口月流光。

分明迥与尘寰隔,大藏犹传翰墨香。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