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西崦挽词二首·其二》
《陈西崦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不尽胸中蕴,康时与致君。

未应才执戟,忽去作修文。

清节梅花屋,闲身马鬣坟。

铭旌瞻不及,双泪落南云。

(0)
鉴赏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首句“不尽胸中蕴”,寓意逝者生前才华横溢,胸藏万千智慧与抱负,未能完全施展。接着“康时与致君”两句,赞扬逝者心怀国家与君王,希望为社会带来繁荣稳定,实现君主的治国理想。

“未应才执戟”一句,以古代武将手持长戟的形象,暗喻逝者本可能在武艺或军事领域有所建树,但并未如此。“忽去作修文”则指出逝者最终选择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或许是因为内心对文字的热爱,或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使得他放弃了其他可能的职业道路。

“清节梅花屋”描绘了逝者居住环境的高雅与清幽,如同梅花般独立不群,象征其高尚的品格和纯洁的生活态度。“闲身马鬣坟”则描述了逝者去世后墓地的景象,虽已归于宁静,但其生前的闲适与淡泊依然令人怀念。

最后,“铭旌瞻不及,双泪落南云”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之情。铭旌是古代丧葬礼仪中用于标记墓碑的旗帜,这里指逝者已无法看到对其的纪念与追思;而“双泪落南云”则是诗人自己在悼念逝者时所流下的泪水,寄托了无尽的哀思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逝者才华、品德以及人生轨迹的深刻缅怀,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观柳源瀑布

遐归获胜践,风日清广宙。

途巘意未阑,景绝愿初副。

回峦豁大壑,万古贮天漏。

无人识秋河,此地一源透。

镕银谁戏剧,捣玉供喷漱。

未知三峡桥,与此孰雄陋。

却来据盘石,云气满襟袖。

指顾组练军,汹涌出左右。

八元坐收功,独听九韶奏。

摧岩决涧手,笑我泫寒溜。

出入更回头,云水莽迷覆。

归瓶注小瀑,雪乳尚真斗。

(0)

和路枢四首·其二

前筹初见翊元枢,何事扁舟泛五湖。

脱屣红尘谁肯办,挂冠黑发世应无。

愿陪几杖登南阜,遥想氛埃暗北区。

晚节功名端不免,云台依旧矗天都。

(0)

和黄秀才

羹藜饭糗自无馀,身世萧条亦自如。

十里溪山连枕席,一堂风月伴琴书。

畹兰幸袭仙人佩,径草欣承长者车。

四海弟兄非浪语,先生何恨九夷居。

(0)

登上封三绝·其一

仰止高高几梦思,跻攀乘兴遂忘疲。

直须驻足青冥上,方信前山次第卑。

(0)

试后书怀

踏遍天涯路,春三秋又三。

文章与时背,言语对人惭。

湖海气何馁,山林分未甘。

闲僧时过我,挥麈共玄谈。

(0)

山中作

村居便野性,况复是清秋。

为爱山间好,因成旬日留。

林深喧鸟雀,露重滴松楸。

昨夜新寒入,篝灯覆弊裘。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