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的《次韵前人题曹娥庙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赵抃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江上救援沉尸的悲惨场景,表达了对曹娥孝心的深深感慨。"哀哀江上救沈尸"一句,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江边凄凉地寻找和拯救落水者的情景,哀怜之情溢于言表。"墓木留形世所悲"进一步强调了曹娥事迹的感人之处,她的孝行虽已化为墓木,但世人仍能感受到那份深切的悲痛。
后两句"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则点明了曹娥的孝行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她的精神被载入祭祀的典籍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认为在当今时代,曹娥的孝诚仍有其现实意义,值得再次颂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曹娥的悲剧性故事,赞美了她的孝行,并借此呼吁人们不忘孝道,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和传承。